• 年份
  • 2014(1)
  • 2012(1)
  • 核心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
  • 刊名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
  • 作者单位
  • 北京语言大学(1)
  • 武汉大学(1)
  • 语种
  • 汉语(2)
  • 关键词
  • 《史记》(2)
  • 史官传统(2)
  • “太史公曰”(1)
  • “曰”(1)
  • 司马迁(1)
  • 天人关系(1)
  • 家族(1)
  • 更多...

  • 作者
  • 侯文华(1)
  • 钟书林(1)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 条结果
  • 《史记》“太史公曰”文化渊源考论CHSSCD
    摘要:“曰”字在史传论赞中具有神圣意味,以“曰”领起的言论往往预示着是权威话语。殷墟卜辞中“王曰”、“王占曰”、“王卜曰”,金文、《尚书》中“王若曰”、“周公若曰”,《左传》“君子曰”,《论语》“子曰”形成一脉相承的言说传统。这一传统中,“曰”的各种言说形式都是具有足够话语权的权威话语。《史记》“太史公曰”以“曰”字作为论赞的提示语,实是对这一传统的自觉承继。受“君子曰”启发,《史记》以“太史公”作为论赞主体,是司马迁在史官传统极其微弱的大…查看全部>>
  • 《史记》“究天人之际”与史官传统CHSSCD
    摘要:司马迁《报仁安书》所强调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揭示出《史记》主要创作动机,而“欲以究天人之际”的创作意图,尤其值得再加以深入探讨。通观《史记》创作的意旨:实际体现了他三种不同的职责使命与人生追求。“究天人之际”,意欲承继家族传统,以沟通天地为本职,重视天地沟通,履行史官原始职责,承继巫史同源时期的神圣使命;“通古今之变”意欲承继史官的职责传统,尽心史职,“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成一家之…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