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18
条结果
宁德市蕉城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的调查分析
作者:
王茂文
发表期刊:
福建畜牧兽医 2007年6期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学
蕉城区
宁德市
伪狂犬病病毒
妊娠母猪
急性传染病
上呼吸道
摘要: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成年猪大多可耐过,哺乳仔猪出现发热、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症状,最后发生死亡,乳猪死亡率达90%,而妊娠母猪则发生繁殖障碍,母猪返情、流产、产死胎、弱胎严重,公猪表现睾丸炎,丧失种用能力,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该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防制
作者:
赵艳君
李金岭
韩岩
发表期刊:
养殖技术顾问 2008年1期
关键词:
猪蓝耳病
临床症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防制
接触性传染病
妊娠母猪
母猪流产
呼吸困难
摘要:
猪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引起猪死胎的几种疾病及其防治
作者:
李洪海
安康
发表期刊: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2期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
死胎原因
防治
疾病
生产过程
妊娠母猪
经济损失
临床经验
摘要: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妊娠母猪产出死胎是很普遍的事情。正常养猪场死胎率在7%以下,若超过7%,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死胎原因较多,也很复杂。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因为疾病引起死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作简要分析。
母猪产仔管理应掌握的措施
作者:
吴春芳
发表期刊: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6期
关键词:
产仔管理
妊娠母猪
日常管理
快速生长
产仔时间
产仔前
采食量
子宫炎
摘要:
1产仔前的管理 日常管理中,怀孕第85-110天,妊娠母猪的采食量应增加,以避免胎儿的快速生长对母体钙储存的分解。怀孕第110天至产仔,应逐渐减少日粮至1.8千克,以缩短产仔时间,避免子宫炎、乳房炎。
春季要防止霉变饲料中毒
北大核心
作者:
朱正成
发表期刊:
中国畜牧杂志 2005年1期
关键词:
霉变饲料中毒
春季
蛋白量
妊娠母猪
仔猪
镰刀菌
饲喂
产品
豆粕
产生
摘要:
每年春季,饲料原料及产品保管条件不好,最容易发生霉变。特别是玉米、豆粕等含糖、蛋白量较高的原料,在春季温暖和高湿的气候下,寄生在其中的黄曲霉、镰刀菌、赤霉菌等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霉菌会大量繁殖,产生毒素。饲喂这种霉变饲料后,最容易引发霉变饲料中毒。仔猪和妊娠母猪对霉变饲料中毒非常敏感,症状突出,容易发现、判别、诊治。
氨基酸螯合铁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纪亭
姜殿文
万文菊
发表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3期
关键词:
甘氨酸铁
妊娠母猪
仔猪
摘要:
以妊娠后期母猪和仔猪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为试验组,以妊娠后期母猪和仔猪日粮中添加硫酸亚铁为对照1组,以妊娠后期母猪不补铁而仔猪3日龄注射铁针制剂为对照2组,结果发现,添加甘氨酸螫合铁的母猪所产仔猪初生重比对照组提高42%~44%,仔猪28日龄内死亡率降低4.5~9个百分点,仔猪7日龄血液中铁的含量提高24.7%~89.4%,母猪初乳中铁的含量比对照组提高39%~102.6%.本试验结果表明,妊娠后期母猪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能…
查看全部>>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CSTPCD
作者:
吴克选
王宏生
任转龙
发表期刊:
家畜生态 2003年1期
关键词:
仔猪
成活率
妊娠母猪
初乳
摘要:
通过对仔猪培育各个生产环节的分析,认为加强妊娠母猪后期饲养管理和新生仔猪护理,给仔猪定乳头、吃初乳,防冻、防压、早开食,注意补铁、硒等,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僵猪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作者:
马吉霞
发表期刊:
养殖技术顾问 2006年12期
关键词:
防治
原因
僵猪
妊娠母猪
近亲繁殖
营养缺乏
生活力
仔猪
摘要:
近亲繁殖、早配、公母猪老年体弱、妊娠母猪营养缺乏或受到外界剧烈刺激等,造成仔猪出生个体较小、发育差、生活力弱等先天不足,尤其是一窝中最小的仔猪,形成“胎僵”。
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妊娠母猪的驱虫效果和安全试验
作者:
郭致君
刘澜
刘勇
布仁阿古达木
发表期刊: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2期
关键词:
伊维菌素
妊娠母猪
驱虫效果
安全
摘要:
目的 检测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妊娠母猪的驱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以妊娠后期母猪为实验动物,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了不同剂量的伊维菌素预混剂驱除猪体内寄生虫的效果.结果 驱虫后d7,中、高剂量组粪便中蛔虫虫卵的减少率和转阴率均达到100%,而且直到用药后40 d,粪便中都检测不到虫卵.表明伊维菌素预混剂能有效驱除猪体内寄生虫,且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再感染.结论 试验中未见到药物对妊娠后期母猪造成任何可见影响,说明了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妊娠母猪的安全性.
猪蓝耳病及其防治措施
作者:
李文学
李凡平
发表期刊: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4期
关键词:
猪蓝耳病
防治
接触性传染病
地方流行性
流行病学
妊娠母猪
传播途径
精液传播
摘要:
1流行病学 该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仔猪较易感染。患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