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5(1)
- 2006(2)
- 2004(1)
- 2001(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4)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
- 更多...
- 刊名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安徽师范大学(1)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1)
- 语种
- 汉语(5)
- 关键词
- 宗法文化(5)
- <白鹿原>(1)
- 伦理(1)
- 农业文化(1)
- 单位人(1)
- 叙事视角(1)
- 巫史文化(1)
- 文化背景(1)
- 湘军(1)
- 现代意识(1)
- 更多...
- 作者
- 何玉润(1)
- 侯宏堂(1)
- 刘畅(1)
- 朱耀斌(1)
- 涂谢全(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5 条结果
- 阴阳观念形成和发展的三大文化背景CHSSCD
- 湘军与晚清社会转型研究北大核心CHSSCDCSSCICSTPCD摘要:湘军肇兴以宗法关系为身份依据,成为解读晚清社会转型的一个初始密码和历史样本.晚清社会结构的军功阶层由社会边缘进入中心、地方绅权扩张、渐进式制度博弈、满汉认同中的满蒙特权与汉族意识成为湘军体系背景下晚清社会转型的历史镜像.由此,传统的宗法"自然共同体"开始被政治利益共同体所取代,成为左右晚清政治变化的重要变量.
- 被叙述的历史——《白鹿原》漫议CHSSCD
- "单位人"的伦理选择--由宗法文化的特质谈起摘要:主要阐述了中国宗法文化传统对"单位人"伦理选择的影响.由于单位组织资源的不可流动性,个人对单位、单位对国家的依附成为改革以前社会关系中的普遍状态.单位在对其成员家长式的权威、高度强调集体利益以及其所承担的全面责任等等方面与传统的家族企业相比,体现着一定的相似性.这种形式上的多样性揭示出宗法文化对不同组织成员伦理选择上的某种根性:等级均衡造就的平均主义、集权主义传统造就的依附与顺从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交往传统造就的特殊主义交往模式.
- 论唐诗创作中的宗法文化特色CHS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