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ears
- 2017(2)
- 2016(1)
- 2015(3)
- 2014(1)
- 2011(3)
- 2006(1)
- 2005(1)
- 更多...
- Indexed by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2)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
- Journals
- 软件导刊(8)
- 航空科学技术(2)
- 原子能科学技术(1)
- 计算机工程(1)
- 更多...
- Affiliations
- 上海交通大学(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
- Languages
- 汉语(12)
- Keywords
- 工程模拟器(12)
- 仿真模型(2)
- 3D飞行音效(1)
- 4端口快速静态存储器(1)
- RELAP5(1)
- 传输延迟(1)
- 侧风配平(1)
- 共享存储网络(1)
- 声音仿真(1)
- 大型运输机(1)
- 更多...
- Authors
- 吴胜亮(2)
- 姚志超(2)
- 朱江(2)
- 陈磊(2)
- 马力(2)
- 宋子善(1)
- 曲小宇(1)
- 李航(1)
- 杨燕华(1)
- 林皓(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共找到 12 条结果
- 一种适用于工程模拟器的新型并行存储网络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介绍了共享存储网络的原理和优点,揭示了其在直升机工程模拟器应用中暴露出的串行传输等缺陷.为了解决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消息传递通信模式的并行存储网络.方法是在模拟器的中心节点中安装2块基于4端口快速静态存储器的并行存储网卡,这样可以实现中心节点和分系统的点对点并行通信,从而提高它们之间交换数据的聚集带宽到共享存储网络的6倍,最大限度地减小消息延时,从而增强模拟器的性能.
- 核电站工程模拟器中的RELAP5建模北大核心CSCD摘要:文章涉及数值反应堆系统(DRS)组成部分之一的核电站热工水力模块的PELAP5建模方法.建模分为:RELAP5源程序的改造;利用原始RELAP5进行电厂的常规建模;利用改造后的RELAP5进行电厂的特殊建模.该电厂模型构造方法不仅可动态采集RELAP5模型节点上的参数,且可动态控制节点上的部分参数,满足核电站工程模拟器的要求.
- 数字式电动操纵负荷系统仿真模型建模研究摘要:为了使操纵负荷系统能逼真地模拟飞行员所感觉到的操纵力,需要建立精确的操纵系统力感觉仿真模型.首先对操纵负荷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描述,然后描述了操纵负荷系统软件的功能,以可逆型操纵系统为例,对其力感觉仿真模型的建模过程进行了推导.
- 民机工程模拟器实时仿真系统初步研究摘要:研究了民机工程模拟器实时仿真系统的网络架构,主控计算机的功能和实时调度管理,以及开发调试计算机的方案.实践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实时性,调试方便.
- 飞行仿真软件系统初步研究摘要:为了使工程模拟器能够尽量逼真地模拟飞机的飞行,需要建立精确的飞行仿真模型.首先对飞行仿真软件系统进行了描述,并重点对飞行软件系统进行了分析说明,建立了飞行运动方程的数学模型,最后对飞控软件系统进行了说明.
- 民用飞机高升力系统安全性需求确认方法研究摘要:根据民机研制流程ARP4754A民用飞机与系统研制指南,需求确认是为了确保所提出的需求正确、完整.需求确认的方式有很多,仿真试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飞行员在环的工程模拟器试验来确认高升力系统功能失效的影响等级.在实际型号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工程模拟器确认高升力系统安全性需求的方法,以期为我国民机高升力系统安全性确认提供参考.
- 3D飞行音效仿真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摘要:针对3D飞行音效仿真系统的特点与系统需求,提出了3D飞行音效仿真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从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详述了此方案,重点对3D飞行音效仿真技术实现原理与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测试,证明该系统满足了任务需求、优化了系统架构,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和扩展性。
- 基于工程模拟器的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开发与应用摘要:工程模拟器通过建模与仿真技术,为工程师和飞行员提供了一台具有运动感觉及高逼真度模拟飞行环境的试验平台.为了支持控制律设计及适航验证试验,必须集成高保真且符合需求的机载系统仿真模型,从而提高工程模拟器的置信度.液压系统作为源系统,为飞机多个用户提供液压源,其模型精度直接影响模拟器性能.基于工程模拟器环境提出了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开发、测试及应用方法,为开发适用于模拟器的液压系统模型提供参考.
- 工程模拟器信号传输延迟测试与分析摘要:建立了一种测试机制对某型号的工程模拟器驾驶舱操纵器件与视景系统、运动系统、航电显示系统之间的传输延迟进行测试,并对传输延迟测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工程模拟器的传输延迟符合CCAR60部鉴定准则模拟机相应等级的要求.
- 考虑侧风配平的工程模拟器重定位技术研究摘要:分析了工程模拟器重定位功能需求过程,研究了侧风配平实现过程,采用基于改进的最速下降法对侧风配平问题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在某民用飞机工程模拟器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最速下降法较为简单、计算量少、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易于工程实现,可以实现全飞行包线内的配平;侧风配平实现过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其它模拟器重定位技术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