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5
条结果
礁滩型气藏与燕山、喜山期构造体系的关系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李永平
熊亮
何鲤
刘莉萍
发表期刊:
天然气工业 2008年1期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生物礁油气藏
礁
滩
扭动构造体系
关系
摘要: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滩型气藏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生物滩型气藏勘探在普光、毛坝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很多研究者从沉积相研究出发,都认为这些礁滩是沿广旺海槽、城口-鄂西海槽以及梁平-开江海槽坡折带分布的丘形体,油气富集与海槽相关.然而,叠加上覆燕山、喜山期的构造形迹分析则发现,这些礁滩型气藏在油气成藏运移过程中还与扭动构造体系相关,特别是与各类扭动构造体系的砥柱密切相关.据此观点进行研究进而预测: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中…
查看全部>>
多字型构造的研究
作者:
张国锋
发表期刊: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0年2期
关键词:
多字型构造
雁列
扭动构造体系
旋扭
石脉
基底断裂
地质学者
三迭系
新华夏系
英文文献
摘要:
<正> “多字型构造”也叫做“§型构造”,这两个用词都是由李四光最先提出的,二者分别用于中文和英文文献之中。此外,中国和日本某些地质学者也常以“雁行状构造”称之。多字型构造最突出的一个形态特征就是组成它的构造形迹相互间排列呈雁行状。大型者多由几组构造形迹共同组成,小型者则不—定,有时仅有某一组或两组裂隙发育。多字型构造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数量上远远超过其它扭动构造体系,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内容也极多。本文试就其中的部分问…
查看全部>>
有关构造地质学的几个问题
作者:
高万里
发表期刊: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79年3期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
褶皱枢纽
成因关系
空间关系
轴面
基本工作方法
轴迹
力学性质
倾伏
扭动构造体系
摘要:
<正> 本文讨论五个有关构造地质基础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的问题。一、正确判断褶皱的产状和形态的问题褶皱是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迹,许多矿体都和褶皱有密切的空间关系或成因关系。所以正确判定褶皱的产状和形态不仅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重要方法,而且也是指导找矿勘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遗憾的是,前些年由于忽视对褶皱形态作认真研究,以致错误判断褶皱产状和褶皱形态的现象相当普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错误判断褶皱枢纽的产状。众所周知,褶皱的产状是…
查看全部>>
黑龙江省地貌特征及评价
作者:
卞学哲[1]
张序强[2]
发表期刊:
继续教育研究 1998年2期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地貌特征
地貌类型
山前台地
兴安岭
扭动构造体系
张广才岭
河谷平原
地貌条件
山地
摘要:
黑龙江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辽阔的平原,起伏的山前台地、高峻的山岭、低缓的丘陵.大体来说,山区半山区(海拔在300m以上)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60.5 %,平原绝大部分在50—200m之间)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9.5%.
黔西煤田构造特征
北大核心
作者:
陈学敏
发表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4年2期
关键词:
扭动构造体系
贵州西部
地质力学机制
煤田
成因
控制构造
摘要:
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分析研究燕山期发育于黔西地区正、反两次扭动构造特征、成因及其复合叠加规律,并认为它们是黔西煤田后期改造主要控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