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1999(1)
- 1998(2)
- 1997(1)
- 1996(1)
- 1995(2)
- 1993(1)
- 1991(2)
- 1989(1)
- 1988(5)
- 1987(4)
- 更多...
- 刊名
- 经济与管理研究(10)
- 财经理论与实践(10)
- 当代经济科学(6)
- 林业经济问题(3)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 管理观察(2)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
- 学术界(1)
- 工业技术经济(1)
- 福建农业科技(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43)
- 关键词
- 指令性计划(43)
- 指导性计划(16)
- 价值规律(11)
- 经济体制改革(8)
- 国民经济(7)
- 市场调节(7)
- 商品经济(6)
- 社会主义经济(6)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6)
- 经济杠杆(6)
- 更多...
- 作者
- 马毅(2)
- 何建章(1)
- 信卫平(1)
- 冯少舟(1)
- 冯立天(1)
- 刘伟平(1)
- 刘有权(1)
- 刘沧溶(1)
- 吴枚(1)
- 孙林(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43 条结果
- 适应需要上报督查文章
-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
- 油气田企业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 企业中实行经营计划问题
- 试析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关于经济网络开放性与政权体系集中性的矛盾
- 加强对中、小学收费管理的浅见
- 企业履行国家指令性计划产品合同的财务会计处理规定
- 关于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的几个问题
- 试论我国的计划经济摘要:我国现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建国初期,我们还缺乏管理经验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当时苏联的做法,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为特征的计划管理体制。虽然这种体制能够保证国家高度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迅速实现重点建设目标,但是,由于它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经济属性,不承认计划经济必须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也就捆死了企业的手脚,使它们失去了活力。随着社会主义事业…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