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3
条结果
不同排尘结构对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王建军
谭慧敏
许伟伟
王新华
金有海
发表期刊:
化工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
旋风管
排尘结构
气固两相流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3种不同排尘结构的导叶式旋风管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筒型排尘结构的排尘口处上、下行流交错容易产生返混夹带现象,对细颗粒的分离不利;锥形排尘结构可以增加旋风管内气流旋转强度,控制进入灰斗的下行气量,有利于分离效率的提高,但排尘锥内部存在环形旋涡,易磨损器壁;在排尘锥侧面开缝,可改善旋风管内流动分布状态,实现排尘区气固两相分流,进入灰斗内的气流更加稳定,从而有效减少颗粒返混夹带,提高旋风管分离性能.
基于边界层理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改进模型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钱付平
章名耀
发表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年5期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旋风分离器
排尘结构
分离效率
改进模型
摘要:
针对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旋风分离器结构(除了筒体和锥体外,还应包括料腿和灰斗),利用最新的旋风分离器自然旋风长预测模型修正了 Leith & Licht模型中有关气流的停留时间;分析了边界层中颗粒的受力情况,认为由于边界层中较高的速度梯度会导致颗粒受力的改变,即除了受到离心力和阻力外,还会受到这种速度差所导致的升力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边界层理论,文中改进了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模型,并将所得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有关试验数据进行比较.…
查看全部>>
旋风管不同排尘结构内流场及颗粒浓度场分析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王建军
金有海
发表期刊:
化学工程 2003年6期
关键词:
旋风管
排尘结构
流场
颗粒浓度场
摘要:
采用智能型五孔球探针测试技术及等动采样方法,对两种新型旋风管排尘结构内的流场及颗粒浓度场进行测量.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在双锥内部存在的二次流及涡流使得颗粒分布呈现横向返混状态,这不利于颗粒的分离,对单锥与双锥两种不同排尘结构内的流场及颗粒浓度场分布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旋风管排尘结构,提高分离性能奠定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