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5
条结果
采用高敏检测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筛选低病毒血症的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
作者:
符鑫
刘悦
彭鑫
黄婷婷
廖雪霞
颜悦蓉
发表期刊: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精准检测HBV DNA
无偿献血员
筛查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高敏检测技术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筛选低病毒血症(LLV)的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价值.方法 2017年2月~2021年12月我市收集的11352份血清HBsAg阴性的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性检测血清HBeAg、HBeAb和HBcAb),定量检测血清HBsAb,使用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ABI ViiA7型荧光定量PCR扩增仪,采用高敏P…
查看全部>>
31170例无偿献血员梅毒检测报告分析
CSTPCD
作者:
杨民
林武存
发表期刊:
重庆医学 2006年12期
关键词:
梅毒检测
无偿献血员
报告分析
梅毒螺旋体感染
血液质量控制
传播疾病
母婴传播
感染情况
献血人员
检测情况
摘要: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输血及母婴传播。为了了解我地区献血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加强血液质量控制,现将2004-2005年31170例血清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溶血磷脂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警作用
CSTPCD
作者:
任更朴
刘淑会
张树仁
张德
发表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6年3期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溶血磷脂酸
预警作用
脑血管病患者
分子标志物
无偿献血员
研究发现
疾病患者
神经内科
血栓形成
摘要: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一个分子标志物,标示血小板的活化,预警血栓形成的危险性[1].我们对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45例神经内科其他疾病患者,与50例健康无偿献血员进行了LPA的对比分析,发现LPA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预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有偿与无偿献血员HBsAg、抗-HCV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
孙文利
张献清
穆士杰
发表期刊: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0年2期
关键词:
HB
无偿献血员
抗-HCV检测
结果分析
有偿献血
抗-HCV阳性
检测分析
99年
献血法
颁布
摘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无偿献血已逐步取代有偿献血,为了解不同类型献血员HBsAg、抗-HCV阳性率,笔者对1999年1~10月的15205例献血员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无偿献血者与个体献血者几项检测指标的比较
作者:
李延伟
李贵丽
杜建梅
发表期刊:
神经药理学报 2000年2期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检测指标
无偿献血员
乙肝发生率
病毒性疾病
临床医学
输血后肝炎
交叉感染
河北省张家口市
危重患者
摘要:
输血在临床医学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但同时,它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目前,病毒性疾病的经血传播问题较为突出,据报道,输注HBsAg阴性血液成分后,输血后乙肝发生率为0.3%~1.7%,占输血后肝炎(PTH)病例总数的7%~17%。输血后丙肝(HC)的发生率为1%~4%,为PTH的90%。另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报道,输血相关AIDS占AIDS发病总数的1.72%。目前由于个体献…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