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9(1)
- 2014(2)
- 2013(1)
- 2012(1)
- 2011(1)
- 2010(1)
- 2006(1)
- 2005(1)
- 2002(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6)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3)
- 刊名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
- 医学信息(1)
- 实用肿瘤杂志(1)
- 广东医学(1)
- 广东药学院学报(1)
- 广西医学(1)
- 现代医药卫生(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中南大学(1)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
- 广西医科大学(1)
- 重庆医科大学(1)
- 首都医科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0)
- 关键词
-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0)
- 临床分析(2)
- 儿童(2)
- 影像学(2)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
- ICE化疗(1)
- p16基因(1)
- 中枢神经系统侵犯(1)
- 免疫组化(1)
- 勒雪综合征(1)
- 更多...
- 作者
- 于力(1)
- 何群(1)
- 唐友盛(1)
- 孙璐(1)
- 康颖(1)
- 张宗芳(1)
- 张永红(1)
- 张莉(1)
- 斯琴(1)
- 朱海燕(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0 条结果
- 18例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分析北大核心摘要:目的探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对确诊的18例病例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多种多样,易误诊.结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的疾病,X线检查是其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病理活检是其确诊的主要方法.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8例临床分析CSTPCD摘要:目的探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确诊的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多种多样,易误诊.结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的疾病,影像学检查是其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病理活检是其确诊的主要方法.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 18F-FDG PET/CT显像对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价值探讨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在化疗前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的器官及化疗后疗效的评价.方法 14例1 ~14岁病理确诊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均作PET/CT全身显像,其中3例是化疗前了解病变累及的器官;7例是化疗后评价疗效;4例为化疗前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 3 例化疗前的患儿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摄取18F-FDG增高,不同部位的骨质破坏并摄取18F-FDG增高;7例化疗后的患儿有6例肿瘤活性已完全灭活,1…查看全部>>
- 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临床研究(附98例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高危因素、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8例初发LCH患儿分3组进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头颅MRI检测,并定期监测上述指标以评估疗效,Ⅰ组为多系统危险组(57例),Ⅱ组为多系统低危组(19例),Ⅲ组为单纯骨破坏组(22例).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共24例,占24.5%,其中Ⅰ组17例,Ⅱ组7例…查看全部>>
- “勒雪综合征”误诊为“缺铁性贫血,脾亢”1例摘要:勒雪综合征是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最重的一个临床类型,儿科临床罕见,我院于2010年5月收治1例,曾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脾亢"。患儿男性,15个月,因呼吸促,皮疹半年,变大半月以"贫血待查"入院。本患儿特点:皮疹特殊,头面部、躯干可见与皮肤同色,直径2 mm的斑丘疹,成批出现;贫血,脾大,考虑组织细胞增生症?转上级医院完善骨穿及皮疹印片检查,确诊勒雪综合征。2013年7月,该患者又因患"喉炎"来我院就诊,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
- 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患儿化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histiocytosis,LCH)的护理方案.方法:对16例临床患儿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6例患儿中,14例顺利完成化疗周期,好转出院,2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随访3个月~3年,恢复良好.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有效的护理是关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 ICE方案治疗难治性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CSTPCD摘要: 目的提高对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LCH患者的临床特征,患者高热、骨痛、咳嗽、胸腔积液、肝脾多发占位等急性起病.PET-CT示多发骨骼、脾脏、纵隔及肝门区淋巴结广泛受累.右髂骨穿刺病理报告:肿瘤细胞为组织细胞,胞浆红染,染色质结构疏松,可见核仁.免疫组化示,S100+++, CD1a++,CD68+.临床分型为多系统受累,高危组.结果患…查看全部>>
- p16基因在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GH)患者中p16基因的表达,了解其基因及功能特点在LC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16基因在LCH患者病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及高表达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无事件生存时间.结果 15例累及危险器官患者均为高表达组,多数多系统受累患者为高表达组患者.复发患者中,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诊时间10个月,低表达组2年无病生存…查看全部>>
-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研究进展摘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histiocytosis,LCH)过去因其病因不明而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HX),包括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glanulomo,EG),韩-薛-柯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HSC)和勒-雪病(Letterer-Siwedisease,LS)在内的一组疾病[1].
- 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例伴口腔颌面部受累LC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LCH患儿中,8例(67%)伴有多系统受累,7例(58%)伴危险器官受累.受累部位以骨最常见(11例,92%),主要累及下颌骨(7例).口腔软组织受累表现为牙龈溃疡或增生(4例)、活动牙齿(…查看全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