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09(1)
- 2008(3)
- 2007(2)
- 核心收录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2)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
- 刊名
- 陕西中医(6)
- 作者单位
- 荆楚理工学院(1)
- 陕西省中医医院(1)
- 语种
- 汉语(6)
- 关键词
- 椎动脉供血不足/并发症(6)
- 颈椎病/穴位疗法(3)
- 颈椎病/针灸疗法(3)
-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2)
- 眩晕/中医药疗法(2)
- 穴,阿是(2)
- @止眩煎(1)
- 牵引术(1)
- 穴,阿是穴(1)
- 穴,风池(1)
- 更多...
- 作者
- 丁香(1)
- 何自立(1)
- 党建军(1)
- 刘智斌(1)
- 孟小丽(1)
- 李强(1)
- 李黎莉(1)
- 王卫刚(1)
- 王雷(1)
- 胡芳(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6 条结果
- 手法牵引下脊柱定点整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北大核心摘要:目的:观察手法牵引状态下脊柱定点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痛的疗效.方法:利用体征结合动力位拍片选择适当的头部位置,运用党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总有效率99.33%.提示:利用体征结合动力位X线片选择头部不同的姿势,在特殊的姿势下运用党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迅速缓解症状的作用.
- 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1例北大核心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窍定眩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功效.方法:采用通窍活血汤(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大枣、大葱、麝香、丹参、菖蒲)加味治疗本病31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窍定眩的作用.
- 推拿牵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3例摘要:目的:观察推拿复位结合牵引、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卧位推拿复位手法,坐位枕颌牵引,并进行穴位注射.结果:总有效率97.8%.提示:本法能舒筋活络,促进局部血运,松解软组织粘连,整复颈椎错位,纠正生理曲度的变异,重建颈椎力学平衡,改善和解除神经根的刺激.
- 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CSTPCD摘要:目的:研究角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后伸15°和常规0°牵引进行治疗.结果: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症状总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后伸15°的角度牵引治疗疗效优于常规0°牵引治疗.
- 牵引按摩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摘要:目的:观察牵引按摩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牵引采用DYJ-3微电脑多功能牵引机.按摩取坐位.功能锻炼分4个步骤以整合颈椎.结果:总有效率94.2%.提示:牵引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的痉挛,使得间隙增宽,有利于外突的组织复位或改变其对神经根的压迫.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或改善局部解剖结构,解除神经根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颈部的功能锻炼,增加了颈项部肌肉的力量和舒缩协调性.
- 止眩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0例摘要:目的:观察祛瘀化痰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止眩煎(半夏、钩藤、牛膝、茯苓、天麻、白术、丹参、川芎、菖蒲、红花、山楂等)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血循环,有益气化痰,祛瘀止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