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3(2)
- 2022(3)
- 2021(2)
- 2014(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9)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5)
- 刊名
-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8)
-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1)
- 作者单位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
- 南京大学(1)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1)
- 陕西中医药大学(1)
- 青岛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9)
- 关键词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9)
- 磁共振成像(5)
-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3)
- 影像组学(2)
- Meta分析(1)
- 主观认知下降(1)
- 动脉粥样硬化(1)
- 基因突变(1)
- 应用(1)
- 心血管疾病(1)
- 更多...
- 作者
- 李俊灏(2)
- 杨桂芬(2)
- 沈婕(2)
- 丁恩慈(1)
- 刘晨熙(1)
- 刘芳廷(1)
- 刘雅慧(1)
- 叶郭锡(1)
- 孟习文(1)
- 崔光彬(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9 条结果
- ^(18)F-FDG PET/MRI对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北大核心CSTPCD
- 18F-FDG PET/CT对腹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 分析腹膜病变的18F-FDG PET/CT的代谢和形态特点,探讨18F-FDG PET/CT在腹膜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18F-FDG PET/CT检查腹膜有病变的病人70例,男2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8.20±13.18)岁.根据病理结果将病人分为恶性组(61例)和良性组(9例).记录腹膜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FDG代谢分布特征、大网膜挛缩、病灶大小及边界,测量腹水CT值、SUVm…查看全部>>
- 棕色脂肪影像学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CSTPCD摘要:棕色脂肪是一种产热脂肪,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延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有望成为心血管疾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前针对棕色脂肪开发了较多影像检测方法,包括核素成像、MRI、红外热成像及影像组学等.就棕色脂肪的生理学、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影像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的MRI及PET研究进展CSTPCD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药物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在疾病阶段采取干预措施为时已晚,故AD临床前期的识别诊断尤为重要.主观认知下降(SCD)和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被认为是AD的临床前期阶段,探讨SCD及aMCI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了解AD的早期病理机制并延缓其进展.MRI及PET技术作为无创脑成像技术,可提供脑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已成功用于疾病的早期检测.就AD背景下…查看全部>>
- 影像组学在肺腺癌基因突变预测中的应用进展CSTPCD摘要: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较易发生基因突变.影像组学方法能够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逐步成为预测肺腺癌基因突变的重要工具.就基于CT、PET/CT及MRI等不同成像技术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肺腺癌EGFR、ALK、KRAS及多种罕见基因突变预测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北大核心CSTPCD摘要:胸腺增生是胸腺常见良性病变,分为真性增生和淋巴滤泡增生,多伴有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反映胸腺形态的变化,还可以定量评估胸腺的大小、密度及胸腺内脂肪含量,是评估胸腺增生的重要工具.目前胸腺增生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及PET/CT等,尚无统一的影像诊断标准.就胸腺的发育、胸腺增生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进展及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 PET/CT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筛查中的价值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采用^(18)F-FDG、^(18)F-NaF、^(68)Ga-DOTA PET/CT对不同月龄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的易损斑块进行显像,探讨3种显像剂检测易损斑块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脂喂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及普通饮食C57BL/6小鼠各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高脂1组、高脂2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高脂1组及对照1组于喂养18周时、高脂2组及对照2组于27周时均行^(18)F-FDG、^(18)…查看全部>>
- 8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8F-FDG PET/CT表现及临床分析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 分析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病人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表现及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HNL病人的18F-FDG PET/CT资料,其中男4例、女4例,中位年龄26.5岁.分析HNL在18F-FDG PET/CT成像上所示的受累淋巴结分布、形态、密度及摄取,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确定淋巴结的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其长径、短径之间的相…查看全部>>
- 脑胶质瘤正电子显像剂的应用与进展CSTPCD摘要:脑胶质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多种新型正电子显像剂的开发和应用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级、术前评估及治疗疗效评价中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目前应用于脑胶质瘤的几类显像剂,如葡萄糖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乏氧类及胆碱类等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