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9(1)
- 2013(1)
- 2008(2)
- 2006(4)
- 2005(4)
- 1998(1)
- 1997(1)
- 1995(2)
- 1993(1)
- 1992(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5)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3)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1)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
- 更多...
- 刊名
- 法医学杂志(8)
- 河北法学(6)
- 西藏研究(3)
-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
- 中国司法鉴定(1)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
- 伤残医学杂志(1)
- 全科护理(1)
- 刑事技术(1)
- 医学食疗与健康(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中山医科大学(1)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
- 首都师范大学(1)
- 语种
- 汉语(29)
- 关键词
- 死者(29)
- 尸体(5)
- 他杀(3)
- 30岁(2)
- 心电向量图(2)
- 死亡(2)
- 测定(2)
- 犯罪分子(2)
- 猝死(2)
- 高度腐败(2)
- 更多...
- 作者
- 于小林(2)
- 万友华(1)
- 于强(1)
- 但英(1)
- 傅晨钟(1)
- 农江(1)
- 刘伟信(1)
- 刘召成(1)
- 刘庆国(1)
- 刘淑珍(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9 条结果
- 玻璃体钾浓度在推断死亡时间中的应用摘要:近三十年来,眼球玻璃体钾浓度一直是法医学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简称PMI)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959年Nauman首次测定了人死后眼球玻璃体中钾、钠、氯,尿素含量,发现死后钾浓度逐渐升高,而其它成分含量变化不大,1962年Jaffa发现31例死者的玻璃体钾浓度与PMI的对数值呈正相关,并观察到死后玻璃体钾浓度立即升高,并一直持续到死后125小时,且不受尸体冷藏的影响,1963年Adnison测定了209例死…查看全部>>
- 519例他杀刺创的回顾性研究
- 从牙刷提取DNA检验1例CHSSCD
- 性窒息疑为他杀1例CHSSCD
- 急性心肌梗死者持续性VCG监护及护理
- 意外坠楼疑似他杀1例CHSSCD
- 陈旧性心肌梗死者的运动耐量测定
- 杀夫认尸
- 普查隐患及早解开疙瘩,闻风而至防止矛盾激化
- 关于门巴族丧葬的考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