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0(2)
- 2019(1)
- 2017(2)
- 2013(2)
- 2012(2)
- 2008(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9)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6)
- 刊名
- 物理化学学报(2)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
- 色谱(1)
- 重庆医学(1)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重庆理工大学(4)
- 化学化工学院(2)
- 中南大学(1)
- 中南民族大学(1)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
- 四川大学(1)
- 大连理工大学(1)
- 成都中医药大学(1)
- 成都医学院(1)
- 武汉轻工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0)
- 关键词
-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10)
-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4)
- 比较分子场分析(4)
-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3)
- 分子对接(2)
- 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
- 4喹唑啉酮丙酸酯(1)
- 5-HT6(1)
- CC趋化因子受体5(1)
- TopomerCoMFA(1)
- 更多...
- 作者
- 林治华(4)
- 张娅(2)
- 王远强(2)
- 丁元(1)
- 何谷(1)
- 刘晶(1)
- 刘焕焕(1)
- 刘跃辉(1)
- 吴吉祥(1)
- 周朋朋(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共找到 10 条结果
- 大肠杆菌DXS酶抑制剂的3D-QSAR研究摘要:利用分子对接和叠合构象,在SYBYL软件中运用CoMFA和CoMSIA方法,成功建立了DXS酶抑制剂的3D-QSAR预测模型,其相关参数(CoMFA:q2=0.617,R2=0.998,r2pred=0.640;COMSIA:q2=0.505,R2=0.990,r2pred=0.668,其中q2为交叉验证系数,R和rpred为检验模型预测能力的相关系数)均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研究了DXS抑制剂的三维构效关系,其结构方面的…查看全部>>
- 香水百合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研究了香水百合中38种香气成分分子结构与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用外部测试集验证法和留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并通过CoMSIA模型和CoMFA模型的分子场三维等势图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结构对保留指数值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oMSIA模型和CoMFA模型都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且能够合理解释结构…查看全部>>
- 梨形四膜虫细胞毒性苯酚类似物的三维定量结构毒性相关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使用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 对梨形四膜虫细胞毒性苯酚类似物进行三维定量结构毒性相关(3D-QSTR)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了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对三维结构毒性模型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3D-QSTR预测模型.结果 使用静电场与疏水场协同作用建立了具有良好可靠性和预测能力的3D-QSTR模型(Q2=0.767,r2=0.933).结论 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对苯酚类似物的结构修饰具有指导作用.
-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的3D-QSAR分析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苯并噁嗪酮衍生物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抗血小板聚集化合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对23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0.703,回归系数R2=0.994,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方差SEE=0.053,统计方差比F=184.773;CoMSIA模型Q2=0.847,R2=0.992,SEE=0.058,F=…查看全部>>
- 芳基磺酰胺类丙酮酸激酶M2激动剂的基于多复合物的药效团模型和定量构效关系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丙酮酸激酶M2(PKM2)是肿瘤治疗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靶点之一.本文以一系列丙酮酸激酶M2-激动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为基础,采用基于多复合物的药效团(MCBP)方法产生了PKM2的药效团模型.并使用该药效团模型产生了62个芳基磺酰胺类PKM2激动剂的活性构象和分子叠合,通过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方法研究了该类PKM2激动剂与PKM2蛋白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查看全部>>
- 5-HT_6受体拮抗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为指导合成高效的5-HT6受体拮抗剂,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对143个5-HT6受体拮抗剂数据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分别得到了具有良好可靠性和预测能力的CoMFA(Q2=0.513,R2ncv=0.864,R2pre=0.731)和CoMSIA模型(Q2=0.515,R2ncv=0.844,R2pre=0.777).由模型的等势线图分析,可得如下结论:大体积及…查看全部>>
-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类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研究北大核心CSTPCD摘要:制备了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以及系列润滑油添加剂4-喹唑啉酮丙酸酯类化合物,分别将1wt.%添加剂溶解于TMPTO进行改性,利用UMT-3型微摩擦试验机评价改性润滑剂的抗磨损性能.根据摩擦学定量构效关系理论(QSTR),运用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构建了添加剂抗磨损性能的摩擦学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TR)模型.结果表明:4喹唑啉酮丙酸戊酯、4-喹唑啉酮丙酸十四酯、4-喹唑啉酮丙酸十五酯以及4-喹唑啉酮…查看全部>>
- 应用CoMFA及CoMSIA方法研究氮杂环类CCR5拮抗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CSTPCD摘要: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的方法研究氮杂环类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拮抗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并建立了相应的3D-QSAR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这2种方法建立的3D-QSAR模型对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CoMFA:交叉验证系数q2=0.644,相关系数r2=0.974;CoMSIA:交叉验证系数q2=0.553,相关系数r2 =0.822).根据等值面图分析得…查看全部>>
- 含磷嘧啶类CDK9抑制剂的分子对接、3D-QSAR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选取64个具有潜力的含磷嘧啶类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9)小分子抑制剂,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该类小分子与CDK9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分子构象、氢键形成、疏水性和氨基酸残基Cys106在此类抑制剂与CDK9的结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配体叠合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和Topomer CoMFA(T-COMFA)研究了分子结构与抑制活性的关系,发现由训练集立体场、静电场…查看全部>>
- 二氨基嘧啶类FLT3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北大核心CSTPCD摘要: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是一类II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对造血干细胞的发育和增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设计更高生物活性的二氨基嘧啶类FLT3抑制剂,针对48个母核为二氨基嘧啶的FLT3抑制剂化合物,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组合场方法进行3 D-QSAR研究,并应用分子对接研究化合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0.73,非交叉验证系数r2=0.9…查看全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