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784
条结果
再谈山莨菪碱的临床新用途
作者:
朱兆胜
朱世保
发表期刊:
中国药业 1997年10期
关键词:
山莨菪碱
临床新用途
流行性出血热
654-2
医院药学
复方丹参注射液
总有效率
小儿神经性尿频
皮肤感染
恢复者
伤寒误诊分析
作者:
汪传英
章锃瑜
发表期刊:
健康研究 1994年1期
关键词:
误诊分析
病毒性脑炎
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表现
7岁以下儿童
精神神经症状
儿科医师
直接计数
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的研究
CSCD
作者:
曲以琴
李颖
发表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1期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T淋巴细胞亚群
ABC免疫酶技术
摘要:
用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马抗鼠IgG为第二抗体ABC免疫酶技术,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30例48人次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和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HF患者外周血中各种T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少尿期最显著,恢复期各种比值变化趋于正常。提示EHF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现象,与病情呈正相关,说明T细胞亚群的变化在EHF发病机理方面起一定作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B型超声在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
作者:
史泳芳
发表期刊: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7年1期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B超
超声波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B超图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
韩秋玉
韩爱琴
发表期刊: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5年4期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B超
肾脏
摘要: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B超图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高淳县人民医院传染科韩秋玉,韩爱琴B型超声波检查是一种非创伤生检查,对于肝、胆、胰、肾等实质性脏器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鉴于流行性出血热(EHF)常有肾脏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对该病进行了肾脏B超的动态观察,现报...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C-反应蛋白动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
李泉
李万才
陈杰
发表期刊:
四川医学 1994年1期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反应蛋白
CRP
摘要: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C-反应蛋白动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长寿县人民医院(631220)李泉,李万才,陈杰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感染或组织损伤时发挥出类似的免疫球蛋白功能。CRP浓度的变化虽反映了疾病的非特异性变化,但在临床上对疾病...
19卷1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伍玉凤
唐淑琼
于素芬
赵芬
马润玫
发表期刊: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年3期
关键词:
妊娠
死胎
流行性出血热
DIC
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损害
休克
摘要:
1 诊断①孕5产135+3周孕;②死胎;③妊娠合并流行性出血热;④DIC;⑤肾功能衰竭;⑥肝功能损害;⑦休克.
以疫苗接种为主控制内蒙古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张斌
白晓萌
李昕
任利民
吴秉仁
张连仲
王桂婷
霍玉霞
发表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2年4期
关键词:
疫苗接种
控制
内蒙古
流行性出血热
EHF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横亘于中国的北部,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北为蒙古人民共和国;自东至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省(区)相邻.面积约118万km2,地跨东经96°54′~126°04′和北纬57°37′~53°20′.全区辖7盟、5自治区辖市、15盟辖市、51旗、17县和17市辖区.2000年全区人口为2 354万人.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宿主动物地理组合类型研究
作者:
张明庆
发表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1998年3期
关键词:
中国
流行性出血热
宿主动物
地理组合类型
发病率
传染病
EHF
鼠类
传染源
自然疫源性疾病
摘要: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发病率高,分布地区广,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本文从宿主动物地理组合的角度划分娄型.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肝损害66例
作者:
李云淑
发表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5期
关键词:
并发症
EHF
流行性出血热
肝损害
摘要:
我院于1994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96例,其中并发肝损害6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42例,女24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0岁.以老龄及少年为多发.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进行分型和分期.轻型11例,中型26例,重型23例.危重型6例,死亡2例,重型占34.8%.发热20例,低血压、少尿29例,多尿5例.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