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0(1)
- 2015(2)
- 2014(3)
- 2012(1)
- 2011(1)
- 2010(1)
- 2009(3)
- 2006(3)
- 2003(3)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17)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6)
- 刊名
- 大气科学(12)
- 气象学报(2)
- 海洋预报(2)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
-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1)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5)
- 中国海洋大学(2)
- 国家气候中心(2)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21)
- 关键词
- 海洋环流模式(21)
- CFC-11(3)
- 风应力(3)
- CUDA(2)
- GPU(2)
- LICOM(2)
- 加速比(2)
- 大气环流模式(2)
- 温跃层(2)
- EINino(1)
- 更多...
- 作者
- 徐永福(6)
- 李阳春(6)
- 刘海龙(5)
- 俞永强(4)
- 周天军(3)
- 宇如聪(2)
- 宋振亚(2)
- 张学洪(2)
- 林鹏飞(2)
- 赵亮(2)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1 条结果
- 全球海洋模式对CFC-11分布的初步模拟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三十层全球海洋模式(L30T63)研究了CFC-11在全球海洋中的吸收和分布,初步讨论了决定其分布特征的可能因素.该模式采用自由表面结构和Gent-McWilliams中尺度示踪物参数化方案.通过对控制试验得到的CFC-11模拟结果分析可知,CFC-11海表浓度受温度影响显著,其分布形状大致与温度相似,但梯度相反.通量的分布受温度影响很大,且表现出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如不饱和区一般出现在冬季海区…查看全部>>
- IAP/LASG海洋环流模式对风应力的响应北大核心CSCD
- 用OPA9全球海洋环流模式模拟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北大核心摘要:根据El Nino事件中正的海表面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简称SSTA)首先出现的区域及其传播特征,将El Nino事件分成3种类型,即东部型、西部型和驻波型.为了研究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物理机制的差异,首先利用高分辨率全球海洋环流模式OPA9,对这3种不同类型的El Nino事件进行模拟.在逐月海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的驱动下,模式模拟出了1950-2005年问全球海温演变.…查看全部>>
- 对印度洋偶极子中海洋环流异常的模拟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
- 热通量和风应力影响北太平洋SST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数值模拟北大核心CSCDCSTPCD
- 厄尔尼诺形成机制的数值研究CSTPCD
- 热带太平洋对风应力拖曳系数响应的敏感性试验CSTPCD
- 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研究进展:C MIP计划实施近20年回顾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在系统总结过去20年从CMIP1到CMIP4世界各国模式的综合情况基础上,回顾了中国气候模式参与CMIP 科学试验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概述了CMIP5的试验设计,总结了参加CMIP5的5个中国气候模式的特点。随后,从高分辨率模式研发、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最为关键的分量---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洋环流模式研发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发展面临的挑战,指出了中国模式发展面临的机遇。针对如何从国家层次协调以实现地球气候模式…查看全部>>
- 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进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发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全球近280 km较低分辨率的全球海-陆-气-冰-生物多圈层耦合的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和110 km中等大气分辨率的BCC_CSM1.1(m),以及大气、陆面、海洋、海冰各分量模式的发展。BCC_CSM1.1和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均包含了全球碳循环和动态植被过程。当给定全球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源排…查看全部>>
- 用氚的模拟比较被动示踪物平流输送方案北大核心CSCDCST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