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8 条结果
- 干扰素在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北大核心摘要:干扰素(IFN)是细胞感染病毒后释放出来的免疫物质,分为Ⅰ型和Ⅱ型,分别由病毒和病毒以外物质诱发。IFN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其活性的发挥受细胞基因组调节和控制。目前用于临床的IFN有α、β、γ三类,分别由病毒诱导白细胞、纤维母细胞、淋巴样细胞产生;多为基因工程DNA重组制备的产品。主要作用为可抑制病毒mRVA信息的传递,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诱导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蛋白激酶及2,5寡腺苷合成酶,使病毒合成减少…查看全部>>
- 老年肺肉芽肿性血管炎的诊治(二)CSTPCD
- 水温对褶纹冠蚌血细胞含量的影响
- 寄生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淋巴样细胞遗传稳定性分析北大核心CSCD
- 肝脏NK细胞及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北大核心摘要:肝脏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于1976年由Wisse描述,以细胞浆内具有颗粒为特征,类似于葡萄核,荷兰语称为pit细胞(Pit cell)。后来Kaneda观察到pit细胞形态上类似于血液中的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granular lymphocytes,LGL),提出该细胞是肝脏中的LGL。Bouwens 1987年证实这种细胞具有自然杀伤活性,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不需事先激活,是肝NK细胞。还有人把肝内淋巴…查看全部>>
- 成年型牛淋巴肉瘤淋巴样细胞的核定量超微结构研究CSCD
- 对破骨细胞起源、功能及归宿的新认识
- 美罗华联合CHOP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