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1)
- 2024(4)
- 2023(2)
- 2022(4)
- 2021(1)
- 2020(1)
- 2019(1)
- 2018(1)
- 2016(3)
- 2015(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3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5)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1)
- 刊名
- 岩石矿物学杂志(11)
- 地质学报(6)
- 地质论评(6)
- 地质通报(4)
- 中国地质(2)
- 地质与资源(2)
- 世界核地质科学(1)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
-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1)
- 地球学报(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吉林大学(6)
-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
- 北京大学(1)
- 西北大学(1)
- 长春工程学院(1)
- 长春科技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45)
- 关键词
- 深熔作用(45)
- 内蒙古(3)
- 喜马拉雅造山带(3)
- 地球化学(3)
- 浅色体(3)
- 混合岩(3)
- 花岗质岩石(3)
- 阜平岩群(3)
- Nd同位素(2)
- 下地壳(2)
- 更多...
- 作者
- 任留东(5)
- 万渝生(4)
- 曾令森(3)
- 丛峰(2)
- 刘正宏(2)
- 刘福来(2)
- 宋海峰(2)
- 徐仲元(2)
- 杜利林(2)
- 杨崇辉(2)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45 条结果
- 海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
- 河北平山小觉地区阜平岩群浅粒岩深熔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
- 柴达木盆地南缘金水口群的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锆石U-Pb SHRIMP年龄证据北大核心CSCDCSTPCD
- 河北平山湾子群的时代:SHRIMP锆石年代学证据北大核心CSCD
- 变泥质岩的深熔作用与具铈(Ce)负异常熔体的成因北大核心CSCD摘要:对美国加州南Sierra Nevada岩基中一个典型的中生代变质表壳岩及其混合岩带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发现:在持久(约为150 Ma)的花岗岩侵位作用下,早白垩世变泥质岩发生达角闪岩相的中高级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导致Isabella混合岩的形成;浅色体具有和变泥质岩及混合岩近平行的REE分布模式,但浅色体的LREE含量相对较低;和变泥质岩相似,混合岩中的浅色体具有显著的Ce负异常.野外观测、岩相观察及元素…查看全部>>
- 北大别两类浅色体的锆石LA-ICPMS年龄——古元古代深熔作用和三叠纪俯冲证据?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黄土岭一带的北大别杂岩发育4类浅色体.其中的第二类浅色体发育在黑云母片麻岩中,为二长花岗质;第三类浅色体发育在长英质麻粒岩的基质中,为钾长花岗质,并与石榴石变斑晶分解有关的含紫苏辉石后成合晶同期.LA-ICPMS测定表明,第二类浅色体中熔体结晶锆石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2 040±14 Ma和242±27 Ma;第三类浅色体变质锆石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2 056+35/-26 Ma和244+180/-210 Ma.这表明,第二类浅色…查看全部>>
- 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构造结变形—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的研究进展和问题北大核心
- 内蒙卓资山地区深熔作用形成的石榴混合花岗岩CSCD
- 喂子坪秦岭杂岩麻粒岩相变沉积岩的变质作用p-T演化及其构造意义北大核心CSTPCD
- 胶北地块古元古代花岗伟晶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摘要: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是近年来国内古老造山带研究的热点地区,胶东半岛的胶北地块位于胶-辽-吉造山带南部,在胶北地块莱西一带发育了大量的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地层,其中发育大量的花岗伟晶岩(脉)体,本次工作利用SHRIMP U-Pb测年技术,首次精确测定了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时代为~1.84Ga,同时结合前人资料,确定了胶东半岛发育有与1.84Ga伸展作用相关的花岗伟晶岩类.通过与辽西地区所报道的花岗伟晶岩对比,认为二者在古元古代构造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