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5
条结果
海水养殖鱼类盾纤虫病
作者:
杜佳垠
发表期刊:
福建水产 2001年2期
关键词:
海水养殖鱼类
盾纤虫病
红鳍东方
生态特征
增殖
2000年5月
纤毛虫病
主要症状
饲养管理
爱德华氏菌病
摘要:
前言 自1985年在日本三重县和长崎县发现牙鲆稚鱼盾纤虫病(乙竹充等,1986)以来,作为一种新病,盾纤虫病现已广泛见于日本养殖牙鲆、真鲷、红鳍东方鲀(Ogawa et al.,1998)和韩国一些海水养殖鱼类(Seh,1997)。而且,近年,该病也已成为我国养殖牙鲆、红鳍东方鲀、大菱鲆常见寄出虫性疾病(杜佳垠,1995,2000等)。
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和组织病理研究
北大核心
CSCD
作者:
蔡完其
孙佩芳
刘至治
发表期刊:
水产学报 1997年4期
关键词:
中华鳖
爱德华氏菌病
迟钝爱德华氏菌
病理
摘要:
从中华鳖(Trionyxsinesis)病鳖的肝脏分离得到菌株s-1。用菌株s-1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鳖患病。从感染的病鳖的肝脏分离到菌株s’-1,经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它与菌株s-1特性一致。经鉴定,菌株s-1是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野生型。爱德华氏菌感染会引起鳖的脏器发生变质性病变。主要症状呈肝脏型,肝局部坏死,有结节状肉芽肿。
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CSCD
作者:
郭琼林
卢全章
发表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1995年1期
关键词:
鳗鲡
爱德华氏菌病
组织病理学
鱼纲
摘要:
鳗鲡爱德华氏菌病病变性质为此脓性炎症。病理分型主要有两种:化脓性肝炎型、混合型(化脓性肝炎+化脓性造血组织炎)。较早发生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脏,其化脓性病灶按病程分为初、中、晚期。肾脏、脾脏、胃粘膜、体表出现散在的脓肿、脓性溃疡、炎性血栓及出血斑。此外,肝脏、肾脏实质细胞均出现变性(水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和坏死、血管充血、出血等。本文详细报告了肝脏、脾脏、肾脏的超微结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细胞、组织损伤的过程及细胞病理学、超微病理学意义。
鳗鲡肝肾病病原菌的研究
北大核心
CSCD
作者:
卢全章
朱心玲
发表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1994年4期
关键词:
鱼病
肝肾病
爱德华氏菌病
鳗鲡
病原菌
牛蛙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和致病因素的研究
北大核心
CSCD
作者:
肖克宇
黄志坚
金燮理
舒新华
陈可毅
江为民
发表期刊:
水产学报 1997年3期
关键词:
牛蛙
爱德华氏菌病
迟钝爱德华氏菌
致病性
摘要:
从患爱德华氏菌病的牛蛙肌肉、肝、肾、血液和腹水中分离到8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野生型迟钝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实验均为该病的病原菌,毒素检测试验表明,致病因素主要是内毒素而不是外毒素。分离菌株的主要特性为杆状、革兰氏阴性、周生鞭毛、兼性厌氧。接触酶、甲基红试验和硝酸盐还原均为阳性。在三糖铁琼脂上产H2S。氧化酶、丙二酸盐利用、V.P试验、明胶液化、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氨酶为阴性。分解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利用甘露醇、蔗糖和阿拉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