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4
条结果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白云岩成因
CSTPCD
作者:
朱玉双
柳益群
周鼎武
发表期刊:
西北地质 2009年2期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中二叠统
白云岩成因
白云石化模式
摘要: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的芦草组碳酸盐岩是盆地内重要的储集岩之一,碳酸盐岩中50%以上为白云岩.有纹层状白云岩和斑块状白云岩两种,前者白云石自形程度较好;后者白云石为含铁白云石交代方解石而成,铁白云石晶体粗大,自形程度差,其形成时间晚于纹层状铁白云石.白云岩的Mg/Ca值均小于1;Sr的含量为31×10-6~527×10-6,平均为217.8 mg/kg;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18O差值大多数小于6% ;芦草沟组膏岩并未普遍存在,盐度指数Z平均…
查看全部>>
十万大山地区下-中泥盆统白云岩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李国蓉
曾允孚
周心怀
于海波
发表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6期
关键词:
十万大山
下-中泥盆统
层序地层
白云石化模式
储层
摘要:
以广西十万大山地区下-中泥盆统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在白云岩层序地层划分、白云岩或白云石成因类型认识的基础上,探索了白云岩成因类型发育与层序地层的关系,建立了区内下-中泥盆统层序地层框架内的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即高水位体系域晚期发育蒸发泵和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模式,Ⅰ型层序不整合界面期间发育大气水-海水混合白云石化作用模式;进一步探索了此种背景下,受层序和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白云岩储层的发育分布特征,对于指导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塔东寒武系白云岩成因及储集层演化特征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马锋
许怀先
顾家裕
邵龙义
邬光辉
刘永福
朱长见
发表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年2期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白云岩
成因
白云石化模式
白云石化环境
储集层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白云岩成因及白云石化模式,揭示白云岩储集层演化特征及有利储集层发育机制.寒武系白云岩主要发育于上寒武统突尔沙克塔格组,主要分布在塔东西部的台地边缘带和东部的中缓坡.碳、氧、锶同位素分析和微量元素测试、流体包裹体测温等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泥晶-粉晶白云岩与细晶-粗晶白云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干超盐度、埋藏和高温热液3种白云石…
查看全部>>
川中地区茅口组两期流体叠合控制下的白云石化模式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作者:
王珏博
谷一凡
陶艳忠
强子同
强深涛
蒋婵
发表期刊:
沉积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
川中地区
下二叠统
茅口组
岩相学特征
地化分析
白云石化流体
白云石化模式
摘要:
岩相学特征、地化分析揭示:川中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存在三种白云石:①平直晶面细晶白云石(δ13CPDB=3.06‰,δ18OPDB =-6.81‰;Fe:1×10-6,Mn:未检出,Sr:150× 10-6);②非平直晶面粗晶鞍状白云石(δ13CPDB=3.22‰,δ180pDB=-7.82‰;Fe:149×10-6,Mn: 185× 10-6,Sr:85×10-6);③非平直晶面细晶白云石(δ13CPDB=3.49‰,δ18Op…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