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4
条结果
四川省大英县盲目调查分析
作者:
罗中华
杨灵军
田勇
衡孝敏
陈虹刚
李星
杨凤
发表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3期
关键词:
盲目
复明
调查分析
致盲原因
病例资料
现代医学
人群
大英县
四川
社会劳动力
摘要:
盲目是影响社会劳动力和人居生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临床大宗病例资料表明:致盲的原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段有较大的差异,在盲目人群中究竟有多少比例能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复明是我们探索的课题。2004年3月1~31日,以我县53万人口为对象作盲目调查,现就我县致盲原因、能否复明等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主体不是商品——政治经济学学习一得
作者:
刘绍元
发表期刊: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4期
关键词:
社会劳动力
个体经营
劳动收入
从业人数
国家行政部门
个体劳动者
资本主义企业
劳务收入
社会经济关系
经营规模
摘要: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否是商品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个问题在六十年代曾开展过讨论。后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且日益增多,劳动力从业人数也不断增加,雇工现象出现。由此,社
铅对女工健康影响的调查
作者:
周维新
发表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1989年1期
关键词:
铅作业
接触组
铅接触
社会劳动力
工业结构
损伤指标
铅浓度
主诉症状
月经前期
滤膜采样
摘要: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工业结构体系的完善,妇女作为社会劳动力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确保妇女身心健康,是关系到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及四化建设的大业。为探索铅对女工健康的影响规律及现状。我们于1987年3月对部分铅作业女工进行了接触效应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联邦德国高校教师概述
作者:
牛盾
发表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1990年4期
关键词:
学校师资
工资级别
人才流动
公职人员
教学工作
退休者
社会劳动力
计划外
符腾堡
退休年龄
摘要:
战后,联邦德国认识到,第一流的国家要靠第一流的人才来创造,第一流的人才要靠第一流的教师来培养。教师素质的优劣、水平的高低对于国家的繁荣富强、青年的茁壮成长实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联邦德国总是一俟时机成熟,就使学校师资受教育的程度提高。联邦德国看到师范学校培
试析当代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问题
作者:
房荣
发表期刊: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4期
关键词:
社会劳动力
劳动者
商品
马克思
资本家
人身自由
生产资料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生活资料
条件
摘要: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身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有依靠出卖劳动力来养家糊口。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劳动力才能成为商品。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形成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完全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因为在当时,资产阶级革命。
论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定地位和作用
作者:
黄捷荣
发表期刊: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3期
关键词:
体育劳务
体育运动
体育活动
国民经济发展
劳动者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重要地位
体力劳动强度
社会劳动力
摘要:
<正> 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积极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理解。从国家体委有关部门到体育理论工作者,都在探索体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承认体育的多元作用,承认体育对人的、社会的、心理等方面的价值。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和提高、日益现代化和科学化,恰恰与人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强度与密度成反比,因而更加突出了体育对从事现代化技术操作的劳动者的特殊意义。
就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系
作者:
李民强
发表期刊:
丽水学院学报 1989年1期
关键词:
体系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
劳动人事制度
培训中心
技术等级考核
国际劳务市场
技能化
社会劳动力
劳动力供需
创造就业机会
摘要:
我国的就业教育随着改革的深化,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网络,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业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本文拟就就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体系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试探社会主义的流动劳动人口
作者:
吕福新
发表期刊:
丽水学院学报 1985年2期
关键词:
劳动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
极左思潮
全体劳动者
劳动力使用
劳动能力
社会劳动力
社会生产
劳动制度
劳动力需求
摘要:
<正>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失业,是一个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不敢触及失业问题;有的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失业,但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的数量(总量和构成)超过了社会在客观物质生产条件允许的限度内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就其本质来说不会产生过剩人口,不存在产生过剩人口的客观必然性”;有的认为,马、恩、列虽然没有正面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
查看全部>>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计划性的理论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作者:
白拓方
发表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3年2期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社会劳动力
计划性
社会主义生产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
马克思
全民所有制经济
商品价值
摘要:
<正> 一 关于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人们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与自然进行斗争时将能获得的自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①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这一社会主义原理,今天已经不止是…
查看全部>>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中几个问题的讨论情况
作者:
问敏
符纯
发表期刊:
水利经济 1986年1期
关键词:
讨论情况
社会主义阶段
利益差别
社会劳动力
生产关系体系
经济学动态
原文作者
发展水平
计划指导
内容与形式
摘要:
<正> 近年来,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进一步展开了讨论,简介如下。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一)认为是由于存在着物质利益差别决定的。(二)认为主要应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中去寻找。目前的社会主义阶段,是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