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04(1)
- 2003(1)
- 1997(1)
- 1990(1)
- 1978(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
- 刊名
- 中国兽医杂志(1)
- 中国社区医师(1)
- 中国药业(1)
- 医学文选(1)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浙江大学(1)
- 语种
- 汉语(5)
- 关键词
- 稻田皮炎(5)
- 毛毕吸虫(2)
- 防治(2)
- 《分类草药性》(1)
- 公社(1)
- 农村妇女(1)
- 劳动(1)
- 吉林省(1)
- 土荆芥(1)
- 墨旱莲(1)
- 更多...
- 作者
- 冯美材(1)
- 张峰山(1)
- 杨仕卫(1)
- 聂友兰(1)
- 董善民(1)
- 蕾莉(1)
- 黄文德(1)
- 黄蓉蓉(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5 条结果
- 土荆芥防治稻田皮炎43例疗效卓著
- 旱莲草在妇科临床的运用
- 稻田皮炎的自我防治
- 浙江鸭血吸虫病流行学及诊断防治的实验研究北大核心
- 吉林省稻田皮炎病因及其防治——十九年工作总结摘要:稻田皮炎是水田社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各地叫法不一,广东叫“痕(痒)水病”、“痕(痒)螺病”,上海叫“鸭怪”,四川叫“鸭屎风”,湖南叫“水毒”,东北叫“臭水疙瘩”。以春季插秧、拔草季节发病最多,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发病部位奇痒难忍,常因继发感染而使病情加重,严重地影响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在东北日伪统治时期,虽有调查,但未能解决病因问题。我校遵照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于1958年组成了稻田皮炎研究组,深入农村…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