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0 条结果
- CT引导下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观察CSTPCD摘要:目的 观察在CT引导下采用一步法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在X线透视引导下或在CT引导下一步法行PTCD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术中,观察组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P<0.05),穿刺透视时间为(13.6±2.1)s,显著短于对照组[(32.6±4…查看全部>>
-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CSTPCD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PTCD,改良组术中用增孔单管引流法引流,对照组术中用双管引流管引流.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查看全部>>
- 介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附35例报告)北大核心CSTPCD摘要:对35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分别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及胆管支架置入术.结果: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27/35),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3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认为介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为一种积极有效方法.
- 晚期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减黄引流术的选择CSTPCD
- 经ERCP与经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恶性阻塞性黄疸(MOJ)应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7例MOJ患者,依据金属支架置入方式不同分为ERCP组81例、PTCD组66例.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5d时黄疸缓解率、术后并发症.结果:ERCP组低位梗阻手术成功率为96.7%,明显高于PTCD组的82.4%(P<0.05),但…查看全部>>
- 胆管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胆管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经皮…查看全部>>
- 胆管引流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分析CSTPCD
-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操作方法北大核心摘要: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较常用的方法,但临床上常有因操作不当或不熟练而致PTCD失败的现象发生。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我院共实施PTCD5例,均成功。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时、出院后分别采用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各阶段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查看全部>>
- 不同营养方式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后免疫功能恢复程度中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的免疫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0月来本院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且进一步行PTCD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30例,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5、10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无明显不良反应;PTCD术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力均呈不同程度恢复,肠内营养组治疗后…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