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29
条结果
肾损伤病人的舒适护理
作者:
刘凤兰
付琳
武峰
发表期刊:
家庭护士(下旬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损伤病人
“病人为中心”
诊疗技术
护理工作
护理程序
舒适程度
病人满意
摘要: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全过程。舒适护理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降低或缩短其不愉快的程度,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998年,萧丰富提出了舒适护理模式,强调研究结果应用于病人。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将舒适护理融入到整个护理程序中,提高了病人的舒适程度,使病人满意,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早日康复.
舒适护理模式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CSTPCD
作者:
王富兰
周永芳
丘彦
曾品鸿
刘淑文
张扬
发表期刊:
重庆医学 2004年3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不孕症
辅助生殖技术
超排卵治疗
并发症
摘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vndrome,0HSS)是不孕症患者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超排卵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23.3%。根据1973年WHO分级标准分为3个等级即轻度、中度、重度。临床上轻度指双侧卵巢增大,多个卵泡及黄体囊肿,卵巢直径<5cm。下腹可有轻度压痛。尿E2>550.5nmol/24h,血E2≥5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
朱建英
游海梅
发表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18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妇产科病人
手术病人
萧氏双C护理模式
出版机构
护理过程
护理措施
舒适程度
不舒适
心理
摘要: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将舒适护理融入整个护理过程中,针对妇产科病人在心理、卧位、排便、镇痛等方面的不舒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病人的舒适程度。
留置静脉留置针病人的舒适护理
作者:
郭梅芳
发表期刊:
家庭护士(下旬刊) 2008年24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静脉留置针
输液速度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整体护理
以人为本
穿刺
摘要: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可同时输入多管液体、避免反复穿刺、输液速度快、方便给药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常出现穿刺静脉发生炎症等不良反应,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影响治疗效果,与临床开展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要求不符。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007年6月以来,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静…
查看全部>>
舒适护理在小儿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
作者:
王晓燕
史蕾
谢艳玲
发表期刊:
护理研究 2005年23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腰椎穿刺
术中
小儿
护理人员
个体化
摘要:
舒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舒适护理是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2002年1月,护理人员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
李艳萍
发表期刊:
医学文选 2004年5期
关键词:
病人满意度
穿刺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模式
疼痛
患者
享受
愉快
融入
心理
摘要:
舒适护理是在整个护理的基础上,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让患者充分享受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照顾。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对43例血液透析病人在穿刺中融入舒适护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明显降低了穿刺中病人的疼痛及不愉快程度,现介绍如下。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克罗恩病术后并发肠漏的护理
作者:
姜玉
李荣
发表期刊:
全科护理 2012年21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克罗恩病
肠漏
舒适护理模式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孙瑛
张海燕
马英
发表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10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
萧氏双C护理模式
出版机构
台湾省
摘要: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省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过程。2004年2月~2005年9月,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护理相结合,充分运用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使其愉快的接受放射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舒适护理模式在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卧床期间的应用
作者:
尹红
姜晶晶
曲茹虹
发表期刊: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4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永久起搏器
安装术后
卧床期间
心理压力
护理干预
摘要:
心脏起搏在国内发展较快,植入永久起搏器病例不断增加。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电极移位。须卧床2~3d。在卧床期间所出现的切口疼痛、腰背酸痈、腹胀等不适感觉,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及心理压力。如何提高术后卧床期间的舒适度。是护理实践中探讨的重要内容,现报告如下。
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孙百华
宋守华
发表期刊:
家庭护士(下旬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手术护理
心理应激反应
生理活动
心理性
手术作为
循环系统
手术治疗
摘要:
手术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紧张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影响病人的手术治疗与预后。为此,我们以萧氏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改变以往手术室以手术配合为主的被动功能制护理模式,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