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19)
- 2024(39)
- 2023(31)
- 2022(39)
- 2021(40)
- 2020(36)
- 2019(25)
- 2018(37)
- 2017(43)
- 2016(3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53)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89)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74)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3)
- 更多...
- 刊名
- 中华耳科学杂志(65)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4)
- 中国保健营养(23)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17)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2)
- 中国当代医药(11)
- 中国医药科学(10)
- 医学信息(10)
- 武警医学(10)
- 更多...
- 作者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17)
- 北京大学(8)
- 北京中医药大学(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5)
- 南京医科大学(5)
- 福建医科大学(5)
- 华中科技大学(4)
- 安徽医科大学(4)
- 山西医科大学(4)
- 昆明医科大学(4)
- 更多...
- 语种
- 汉语(466)
- 关键词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66)
- 手法复位(81)
- 眩晕(46)
- 残余症状(36)
- 半规管(28)
- 复发(25)
- 后半规管(16)
- 残余头晕(16)
- 危险因素(15)
- 治疗(15)
- 更多...
- 作者
- 吴子明(12)
- 单希征(9)
- 刘博(7)
- 孙勍(7)
- 叶华(6)
- 严金柱(5)
- 刘兴健(5)
- 季晓林(5)
- 杨旭(5)
- 林细康(5)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466 条结果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与治疗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除部分继发于头部外伤、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和内耳手术后等病因外,大多数均无明确病因.在发病机制上,"半规管结石学说"已得到了大多数学者认可.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病史、阳性体位诱发试验和眼震的方向.大多数患者经耳石复位法等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少数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
- 4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Epley手法复位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对43例诊断为BPPV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治愈(83.72%),4例好转(9.30%),3例无效(6.98%).结论:经相关检查后确诊为BPPV的患者,Epley法治疗BPPV经济、有效、安全.
- 眼震形式预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疗效观察
- 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32例体会CSTPCD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 132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均采用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结果 治疗后痊愈96例(72.7%),改善20例(15.2%),无效16例(12.1%),复位有效率达87.9%,其疗效与Semont管石解脱法相当.结论 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
- 认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摘要:70多岁的张老先生,最近得了一种怪病:晚上睡觉时身体不能向左侧翻身,只要偏向左侧,立即会出现几秒钟的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但睡觉姿势回到正中或向右侧时,头晕立刻消失。张老和家人非常紧张,却了多家医院,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托人找到了看眩晕的专科医生,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医生让张老躺在治疗床上,将头、身体转动了几下,只花了十几分钟,病好了。
- 水平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例CSTPCD
- 63例垂直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疗体会摘要:目的 探讨垂直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垂直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法复位治疗,并随访3个月.结果 63例垂直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痊愈38例(60.32%),有效23例(36.51%),无效2例(3.17%),总有效率96.83%.结论 手法复位是治疗垂直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
-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随机对照研究CSTPCD摘要:目的:评价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将203例确诊或疑诊的BPPV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99例(其中确诊BPPV患者69例)和耳石手法复位组(CRP组,其中确诊BPPV患者73例)分别给予银杏达莫治疗(20 mL,iv,每天1次)和手法复位治疗,共14 d.于治疗第1、3、7、14天评定2组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CRP组各评定时间点疗效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01);疑诊病…查看全部>>
- 眩晕疾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眩晕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这些疾病除了发展成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外,一些非手术治疗方式也有了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