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
- 2021(1)
- 2017(2)
- 2016(1)
- 2014(2)
- 2012(2)
- 2011(1)
- 2010(1)
- 2009(1)
- 2008(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6)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9)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7)
- 刊名
- 山东医药(3)
-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1)
- 中国全科医学(1)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1)
- 中国药房(1)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兰州大学(2)
- 东莞市人民医院(1)
- 中南大学(1)
- 佳木斯大学(1)
- 山东大学(1)
- 新疆医科大学(1)
- 皖南医学院(1)
-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1)
- 苏州大学(1)
- 首都医科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22)
- 关键词
-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22)
- 一氧化氮(3)
- 脑梗死(3)
- 内皮功能(2)
- 内皮素(2)
- 内皮素-1(2)
- 同型半胱氨酸(2)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
- 瑞舒伐他汀(2)
- 血管内皮细胞(2)
- 更多...
- 作者
- 齐晓勇(2)
- 付艳芹(1)
- 任明山(1)
- 刘善军(1)
- 刘宁(1)
- 刘志华(1)
- 刘怀琼(1)
- 刘春容(1)
- 吴兰华(1)
- 吴娟(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2 条结果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并发脑梗死时血管内皮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31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3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血浆内皮素(ET-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血浆ET-1、vWF水平、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并…查看全部>>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
- 老年糖尿病并脑梗塞血管内皮标志物临床观察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观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以及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织因子(TF)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8例MHD患者(MHD组)和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sCD40L、vWF和TF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组血浆sCD40L、vWF和TF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查看全部>>
-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参数的相关性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与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将57例有血管病变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1组,39例无血管病变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2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TAFI、PAI-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脂代谢指标及体重指数等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查看全部>>
- 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组30例、慢性特发性房颤组30例、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30例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慢性特发性房颤组和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GMP140、vWF及F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慢性特发性房颤组GMP140、vWF及Fg却低于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查看全部>>
- 脑梗死患者血液vWF和VEGF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CSTPCD摘要:目的 动态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探讨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vWF和血清VEGF进行检测,观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第2、7、14天血浆vWF和血清VEGF含量,并分析它们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第2、7、14天血浆vWF和血清VEGF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面积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查看全部>>
- 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vWF及NO含量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CSTPCD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脓毒症休克的相关性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脓毒症休克的相关性和可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1-12月入住ICU的感染患者72例,按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分为两组.A组(34例):有明确感染灶但未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B组(3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分别于入ICU时(T0)及入ICU后24 h时(T1),测定两组患者CEC数量、血浆vWF以及血浆NO含量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T0及T1时点的CEC数量及血浆vWF含…查看全部>>
-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效果摘要: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TLR4/NF-κB信号通路、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指标及血脂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分…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