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1)
- 2024(2)
- 2023(1)
- 2022(2)
- 2021(2)
- 2020(3)
- 2019(2)
- 2018(1)
- 2017(4)
- 2016(4)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65)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33)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31)
- 刊名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7)
- 中国全科医学(6)
- 中国药业(6)
- 重庆医学(6)
-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5)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4)
- 中国执业药师(4)
- 医学信息(4)
- 山东医药(4)
- 广西医学(4)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南京医科大学(5)
- 首都医科大学(5)
- 南方医科大学(4)
- 广西医科大学(4)
- 中南大学(3)
- 安徽医科大学(3)
- 山东大学(3)
- 重庆医科大学(3)
- 北京大学(2)
- 吉林大学(2)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42)
- 关键词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142)
- 高血压(34)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5)
- 糖尿病肾病(15)
- 缬沙坦(11)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10)
- Meta分析(7)
- 慢性心力衰竭(7)
- 钙通道阻滞剂(7)
- 氯沙坦(6)
- 更多...
- 作者
- 刘昕(3)
- 刘晓冬(2)
- 吕湛(2)
- 唐海沁(2)
- 柯道正(2)
- 王周碧(2)
- 莫新玲(2)
- 赵水平(2)
- 丁燕程(1)
- 严懿嘉(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42 条结果
- 解读AHA/ACC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指南(2006更新版)摘要:2006年5月,美国《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对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二级预防指南的更新版。这份治疗指南更新版的内容不仅体现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还综合了其它相关指南的内容。与2001年发表的版本比较,这次的更新版本进一步强调了危险因子的控制在二级预防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具体的临床实施方法,更新了包括抗血小板、他汀类、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治疗的专家推荐。
- ACE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用的作用(二)摘要:为了方便广大执业药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中国执业药师>杂志特意为订阅本刊的执业药师开辟了"CE课堂"这个栏目,每期刊登与执业药师执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继续教育的文章,每篇文章末尾将附上相应的测试题.以期刊答题的形式授予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自修学分.
- 高血压患者中AT1受体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北大核心CSCDCSTPCD
- AT1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的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摘要:坎地沙坦是二苯四咪唑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亚型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之后,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具有良好作用的新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列为6大类抗高血压药物之一。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对靶器官的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现已阐明,血管紧张素Ⅱ通过AT,作用于心…查看全部>>
-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ACEI和ACEI联合ARB的随机对照研究CSTPCD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安全性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2005年2月~2006年2月共入选91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ACEI组46例和ACEI联合ARB组45例.2组均应用氢氯噻嗪25 mg/d,用药前血钾、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ACEI组给予培哚普利,4 mg/d;ACEI联合ARB组给予培哚普利,4 …查看全部>>
- 重庆市江北区283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治疗情况调查摘要:目的:调查江北区部分医院2000、2002、2004年3个年度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和药物治疗情况.方法:江北区四所区属医院2000、2002、2004年3个年度出院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共调查283例.病因主要是冠心病(48.8%)、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5%)、高血压病(13.8%).药物治疗:传统的血流动力学调节治疗已被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塑的新模式所取代.主要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查看全部>>
-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心肌病变的治疗作用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目的 观察缬沙坦、苯那普利及缬沙坦和苯那普利联用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心肌病变的改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 ♂大鼠4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制备慢性肾衰竭模型,术后2 wk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苯那普利组及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10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及肾功能(Scr、BUN)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内皮素-1(ET-1)mRNA及一氧化氮合酶3(eN…查看全部>>
- 氯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家兔血管增生及MAPK表达的影响CSTPCD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进展CSTPCD摘要:1982年,日本人Furukawe,Kishimoto和Nishikawa报道了首个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S-8307,这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一类物质结构的代表.继续开发得到一系列化合物,它们口服疗效较好,受体动力学和作用持续时间理想.首个上市药物是1995年在德国推出的洛沙坦(Losartan).此后,1996年上市Valsertan,1997年上市Eprosartan、Ifbesartan和Candesartan[1].…查看全部>>
- 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摘要:国内外几个重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将利尿剂、β—1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α~2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这六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治疗及控制状况得到改观.大大降低了全球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危险。但目前如何正确选择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更大程度地使高血压患者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获益.是我们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各类降压药的不良…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