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9(1)
- 1992(1)
- 核心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1)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
- 刊名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 学术界(1)
- 作者单位
- 江西师范大学(1)
- 语种
- 汉语(2)
- 关键词
- 行政诉讼证据(2)
- 具体行政行为(1)
- 刑事诉讼制度(1)
- 刑事诉讼立法(1)
- 刑诉法(1)
- 民事诉讼法(1)
- 民事诉讼证据(1)
- 民诉法(1)
- 自诉案件(1)
- 认知科学(1)
- 更多...
- 作者
- 张扩振(1)
- 王希仁(1)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 条结果
- 认知理论在行政诉讼中的应用——以证据证明标准为例北大核心CHSSCDCSSCI摘要:主流观点认为,以行政诉讼所涉及权利的重要性为基础,根据对公民权益影响的大小和行政行为的性质,可以依次采用优势证明标准、明显优势证明标准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作为行政诉讼证据的多元证明标准.这种观点既不符合行政诉讼裁判的现实状况,也难以经受认知理论的科学拷问.我国行政诉讼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实现保障公民权利和约束行政权力的行政诉讼目的方面仍然面临困境.基于公民的认知心理构建单一严格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有利于尽早接近这一目的.
-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之比较摘要:《行政诉讼法》第5章从第31条至第36条共6个条文规定了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事诉讼法》第5章规定的刑事诉讼制度相比,份量大体相当,与《民事诉讼法》第6章规定的民事诉讼制度相比,份量有些单薄.从理论上对这三种诉讼证据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科学的证据制度无论对于何种诉讼都至关重要,审判机关只有凭借科学的证据制度,才能查明案件真实情况,贯彻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作出正确合法的裁决.行政诉讼尤其是这样,如果被诉的具体…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