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
- 2021(1)
- 2020(2)
- 2019(1)
- 2018(1)
- 2017(1)
- 2014(2)
- 2010(2)
- 2006(1)
- 2005(5)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
- 刊名
- 设计(10)
- 美术大观(3)
- 包装学报(1)
- 品牌研究(1)
- 服饰导刊(1)
- 江西建材(1)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中南大学(2)
- 上海交通大学(1)
- 北方工业大学(1)
- 南京工业大学(1)
- 南京工程学院(1)
- 南京艺术学院(1)
- 曲阜师范大学(1)
- 江南大学(1)
- 沈阳建筑大学(1)
- 沈阳理工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8)
- 关键词
- 设计批评(18)
- 设计师(4)
- 中国(2)
- 主题(2)
- 可持续设计(2)
- 工业设计(2)
- 现代设计(2)
- 设计伦理(2)
- 2005年(1)
- 万花筒(1)
- 更多...
- 作者
- 孔繁强(1)
- 孙岚(1)
- 孟刚(1)
- 宋戈(1)
- 张悦(1)
- 彭国华(1)
- 曹巨江(1)
- 朱帝蓉(1)
- 李晓慧(1)
- 杨林(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8 条结果
- 论设计领域内的圆形批评CHSSCD摘要:圆形批评是指运用圆形思维对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它期待的是一种近乎于完满的批评方式,融合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深邃的理性智慧,发展地、联系地、全面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评价设计作品,而永远不把分析推导的过程和结论作为终极性目标.而其最重要的作用则是换了一个角度来看设计批评,运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以促进批评理论的发展,指引现代设计.
- 浅谈“中国红”在国内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及再思考
- 可持续设计的回顾与批评
- 基于用户认知的设计批评标准探析摘要:本文立足用户认知的立场,结合实际案例,依据产品语义学学科基础,提出了设计批评的"信息可理解""形态可感知""情绪可触发""操作可控制""个性可归属""文化可积淀"六个标准,建构了从"外延层面""内涵层面""意识形态"三个层面的(产品)设计标准体系.
- 基于设计伦理学对设计师社会责任的探讨
- “新中式”家具的设计批评研究
- 设计的味道——试论设计批评与设计师
- 批评,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请带上“设计”出发
- 中国现代建筑的文化传承性思考摘要:文中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反思,辨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关系,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母体的概念.在文化传承的要素上,从符号和空间两个传承要素方面进行论述,并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做出批判性思考.
- "大连滨海观光云轨列车设计"的设计批评CHS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