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
- 2021(1)
- 2019(1)
- 2018(1)
- 2013(2)
- 2008(1)
- 2007(2)
- 2005(2)
- 2002(1)
- 2000(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4)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
- 更多...
- 刊名
- 中国民族博览(2)
- 远程教育杂志(2)
- 丽水学院学报(1)
-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首都师范大学(1)
- 徐州工程学院(1)
- 成都大学(1)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
- 河北师范大学(1)
- 湖南工学院(1)
- 湖南师范大学(1)
- 重庆师范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7)
- 关键词
- 词类活用(17)
- 古代汉语(3)
- 兼类(2)
- 动词(2)
- 形容词(2)
- 意动用法(2)
- 现代汉语(2)
- 语用(2)
- 《马氏文通》(1)
- 上下文(1)
- 更多...
- 作者
- 刘振铎(2)
- 夏中易(1)
- 宋丽萍(1)
- 宋煜(1)
- 应守岩(1)
- 廖光蓉(1)
- 张娟(1)
- 徐锡辉(1)
- 李群英(1)
- 汪强(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7 条结果
- 浅论词类活用现象的实质和成因摘要:古籍中,特别是先泰古籍中,词类活用的情况较多.近数十年的研究家一般认为,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可以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即是词类活用.述其成因,则曰一是古汉语语法欠精密,一是词汇量小.笔者以为这种认识未为完备.本文以全面认识“词义”为基点,跨词汇学和语法学的研究范围,分析阐释了词类活用的实质:词的理性义和语法义运动的一种未定型现象.造成词类活用现象的原因,本文根据文言的内在要…查看全部>>
-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论析CHSSCD
- 从指称、陈述的转化看《马氏文通》的“实字假借”CHSSCD
- "词类活用"产生的动因及其发展趋势再探讨摘要:词类活用并不是某类词在一定的务件下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而是词的语法功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情况.文章主要分析词类活用实现的原因和具体的特点,对词类活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 流行歌曲歌词语言的超常搭配及其艺术效果
- 汉语词类超常活用及典型性探讨北大核心CHSSCDCSSCICSTPCD
- 古代汉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例说
- 词类活用的翻译
- 古代汉语数量表达方式、词类活用和特殊语序的译法
- 寻常词语铁成金--谈谈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摘要:词类活用是寻常词语艺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是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语法现象,属语法范畴,在现代汉语中是修辞现象,属修辞范畴.进而描写了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类型,分析了其独特的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