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5(1)
- 2024(4)
- 2023(3)
- 2022(3)
- 2021(2)
- 2020(3)
- 2019(1)
- 2018(11)
- 2017(4)
- 2016(3)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79)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75)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67)
- EI(1)
- 更多...
- 刊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7)
- 石油物探(14)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2)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7)
- 物探与化探(6)
- 地震学报(5)
- 地震工程学报(4)
- 海洋地质前沿(4)
- 世界地震译丛(3)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3)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震局(5)
- 北京大学(4)
-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3)
- 中国海洋大学(2)
- 北京科技大学(2)
- 吉林大学(2)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1)
- 东北林业大学(1)
- 东华理工大学(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22)
- 关键词
- 速度模型(122)
- 叠前深度偏移(17)
- 静校正(6)
- 叠前时间偏移(5)
- 复杂构造(5)
- 射线追踪(5)
- 层析反演(5)
- 反演(4)
- 地震定位(4)
- 定位方法(4)
- 更多...
- 作者
- 刘文卿(5)
- 赵珠(5)
- 寇龙江(4)
- 张帆(4)
- 方伍宝(3)
- 曾华会(3)
- 王孝(3)
- Fuyi CUI(2)
- Jie JIA(2)
- Wenxuan CHEN(2)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22 条结果
- 2001年1月26日布季Mw7.6级地震的余震震源参数及构造含义摘要:介绍并讨论了现代地震学时期发生的最大大陆板内地震的1000多次余震的空间分布。其数据是由8台便携式数字测震仪组成的台网在主震后17天开始用3周时间记录的。我们已计算了高质量的单一事件位置,所基于的是由这个地区震级为2~5的地震确定的一维速度模型。余震定位揭示出活动集中在一个近东走向的向南倾斜的面上,呈梯形分布。活动带沿走向逐渐变短,从深度约为5km的浅部长度约为45km到35km的深度不足25km。整个破裂区面积约为1300km。。我…查看全部>>
- 三种方法分析2017年宁夏固原M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北大核心CSTPCD摘要:利用宁夏区域地震台网的波形数据,基于三种不同速度模型分别使用相对稳定的Hash方法、Snoke方法及gCAP方法计算2017年9月2日宁夏固原MS4.6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根据这些结果给出了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结果表明,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为节面Ⅰ:走向:41°,倾角:79°,滑动角:-175°;节面Ⅱ:走向:310°,倾角:85°,滑动角:-11°.基于速度模型3的Hash方法结果和中心解结果之间的最小空间旋转角数值相对最小,…查看全部>>
- 基于Hyposat方法的辽宁地区地壳一维速度模型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合适的地壳速度模型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准确判断地震测定精度.目前辽宁台网使用的速度模型是利用华南地区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资料获得的两层平均速度模型.对近年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较大地震震相进行了提取、拟合、折合走时等分析,使用Hyposat定位方法计算出更适合于辽宁地区地壳结构的一维速度模型.研究表明,新模型在地震定位中比华南模型的定位效果更好,其走时残差和震中差都要优于华南模型,更加符合辽宁地区地壳结构.
- 柯坪块体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联合反演
-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的精确修定北大核心CSCD
- 具有间断面的球形地球三维地震射线追踪的伪弯曲法
- 调节方向接收法层析反演层速度
- 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的归位处理研究
-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浅层复杂断块群成像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
- 准噶尔盆地复杂地表条件下高精度静校正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北大核心CSCDCSTP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