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
  • 2020(3)
  • 2018(1)
  • 2017(1)
  • 2016(1)
  • 2015(1)
  • 2014(1)
  • 2009(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2)
  • 刊名
  • 美术大观(3)
  • 陶瓷(2)
  • 鞋类工艺与设计(2)
  • 城市建筑(1)
  • 数码设计.CG WORLD(1)
  • 湖北农机化(1)
  • 职业技术教育(1)
  • 设计(1)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吉林动画学院(1)
  • 吉林建筑大学(1)
  • 四川美术学院(1)
  • 大连工业大学(1)
  • 沈阳大学(1)
  • 清华大学(1)
  • 长江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13)
  • 关键词
  • 雕塑语言(13)
  • 材料(2)
  • 雕塑(2)
  • 三维动画(1)
  • 三维领域(1)
  • 中国(1)
  • 中西文化交流(1)
  • 亨利·摩尔(1)
  • 人物雕像(1)
  • 光影(1)
  • 更多...

  • 作者
  • 付一凡[1](1)
  • 付兴(1)
  • 刘强(1)
  • 吴笑非(1)
  • 孟夏(1)
  • 朱燕晖(1)
  • 李占阳(1)
  • 李栋(1)
  • 李芝也(1)
  • 杜猛(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13 条结果
  • 中国古典雕塑语言在雕塑教学中的回归运用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西方雕塑话语对中国雕塑艺术的渗透,中国雕塑语言逐渐失去了本体话语的权威地位,阻碍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中国古典雕塑语言不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源泉,因此惟有将古典雕塑语言特质与当代雕塑教学、创作有效对接,才能催动中国雕塑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古典雕塑艺术焕发出时代华彩。
  • 阿尔瓦罗•西扎建筑的雕塑语言分析
    摘要:阿尔瓦罗?西扎的建筑作品通常被认为是极具雕塑感与魅力的.在外观上给观众强烈的雕塑感,这与西扎将雕塑语言融入建筑设计中密不可分.从雕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西扎建筑强烈的雕塑感和纪念性,可以获得其在形体的深度、量感、影像方面与雕塑作品的异曲同工之处,以及西扎从雕塑学中在白色和光影运用上所汲取的灵感.
  • 三维动画模型制作中运用雕塑语言的必要性
    李栋
    摘要:二维动画创作者若想要具有相应的平面造型能力,那么系统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速写、素描和色彩等.由于部分三维动画创作者缺乏雕塑基础训练过程,因而空间造型能力有所缺失.在立体三维空间中,三维动画采用传统的空间艺术来实现.因此,雕塑艺术作为其必需的养分存在.由于部分三维动画创作者对雕塑语言视而不见,本文将以模型过程中雕塑语言的必要性为核心展开论述,为三维动画的制作提供一定的调整方向.
  • 形状作为一种媒介
    罗幻
    摘要:对雕塑的观看与感知应建立在“物体存在于空间中”的基本认识之上.本文通过大量实践分析东西方雕塑艺术对“形状”方向的探究历程,在图像时代重建“形体力”与精神性表达之间的关系.形状并非仅是形状本身,更是通过对人心理感受产生影响进而成为用以表述思想意识的强大媒介.
  •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西方韵味、雕塑语言倾向北大核心
    李占阳
    摘要:在圆明园十二生肖的研究中,大部分是从塑造"典型"和"流失文物"的角度声讨,还有部分是从"水法"构造角度出发,少数是从圆明园建筑风格和营造方法研究中附带说明.而本文的目的在于抛开先前研究的典型性,从18世纪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来分析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在雕塑艺术上与西方雕塑的异同.本文再论十二生肖并非要流入当前"生肖热议"的行列之中,而是想从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再观,从中窥见中国传统雕塑是如何与西方雕塑相互吸收和整合的.
  • 浅谈雕塑语言的拓展和变化
    杜猛
    摘要:雕塑语言,确切地说,就是雕塑的风格、空间、材料、表现对象、表达的主题等,就如同其他造型艺术都具有表达的综合性一样,雕塑语言也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并且这些因素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思维的进步、审美追求的变化,雕塑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改变。
  • 艺术设计三维领域中雕塑语言的应用研究
    摘要:雕塑语言有着鲜明的特性,其主要利用雕塑手段将艺术思想展现出来.新时代背景下,雕塑理论发展速度加快,雕塑语言中空间概念占据的地位愈发凸显,其的融入可使得雕塑有效延伸语言范畴.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赋予雕塑时代特性,无论是表现材料、形式或是手法,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使得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途径更为丰富,视觉魅力更加凸显,这也是雕塑艺术的精髓所在.雕塑艺术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要朝着多维时空延伸,突破现有的创作限制,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变更的艺术需求.
  • 雕塑语言在当代具象雕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雕塑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视觉感染力极强,可使得人们审美需求获得满足.而作为雕塑艺术的灵魂,雕塑语言在雕塑设计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雕塑艺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雕塑语言也在不断地扩展,其在当代具象雕塑设计中的价值日益显现.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雕塑语言进行介绍,并对当代具象雕塑艺术设计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雕塑语言在当代具象雕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对材料本体语言的探索
    朱燕晖
    陶瓷 2023年5期
    摘要:在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中,艺术创作者侧重于对雕塑材料本体语言的探索研究.艺术家们以陶瓷材料为基础,使用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语言对陶瓷雕塑艺术进行实践与拓展.发现当代艺术创作语境中材料本身的艺术魅力,同时让陶瓷材料与新材料、新技术相融合,实现材料语言的新发展.
  • 论亨利·摩尔的雕塑语言
    摘要: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倾心于抽象造形,强调与环境对话,善于将自然风景与雕塑形象融为一体.其人物雕像往往没有表情.甚至没有面孔,而突出身体,以石雕的粗犷或青铜的坚韧展示着生命各种厚重的活力.母与子形象以各种姿态反复出现在摩尔的作品中,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温和亲情.亨利·摩尔以独特的审美语言给现代雕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