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2(1)
- 2020(1)
- 2011(2)
- 2010(1)
- 2007(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6)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5)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
- 刊名
- 现代制造工程(2)
- 中国机械工程(1)
- 低压电器(1)
- 压力容器(1)
- 广东电力(1)
- 鱼雷技术(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上海理工大学(1)
- 东北电力大学(1)
- 南京工业大学(1)
- 汕头大学(1)
- 湖南大学(1)
- 福州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7)
- 关键词
-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7)
- ANSYS(1)
- 体素法(1)
- 八叉树(1)
- 功能梯度材料(1)
- 参数化建模(1)
- 壳体结构(1)
- 弯曲应力(1)
- 找形(1)
- 接管(1)
- 更多...
- 作者
- 何惠江(1)
- 倪向前(1)
- 刘锐鹏(1)
- 周云山(1)
- 尹侠(1)
- 徐荣飞(1)
- 李楠(1)
- 王典(1)
- 王命梅(1)
- 王永卫(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7 条结果
- 基于ANSYS的架空线找形系统研究摘要:架空线初始状态找形分析是进行塔-线耦合动力分析的基础.将悬索结构找形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架空线的初始找形研究,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的架空线找形系统,通过参数设定,能够进行连续档、不等高悬点的架空找形,生成适用于ANSYS分析的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APDL),提高了架空线ANSYS找形工作的效率.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找形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 球罐接管结构有限元分析的ANSYS二次开发北大核心CSTPCD摘要:运用Visual Basic的控件开发技术,通过修改ANSYS的启动文件,实现了Visual Basic 6.0和ANSYS的无缝连接.基于该技术,以ANSYS 8.1为开发平台,以Visual Basic 6.0和APDL语言为开发工具,开发了专用于球罐接管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接口程序,旨在帮助用户快速地实现球罐接管结构的有限元应力分析,缩短球罐分析设计的周期.
- 基于APDL的鱼雷壳体结构参数化建模CSTPCD摘要:鱼雷壳体建模在鱼雷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鱼雷壳体建模方法仅利用CAD绘图软件通过GUI进行建模,一旦有个别参数改变,设计人员就必须重新建模,严重浪费了设计资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的鱼雷壳体参数化建模方法,只需改变几个设计参数即可使计算机重新自动进行建模,既大量节省设计资源,又有利于后期的鱼雷壳体优化.
- 基于APDL的渐开线斜齿轮建模与弯曲应力分析研究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在ANSYS软件中采用APDL(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渐开线斜齿轮三维有限元模型和齿根弯曲应力分析程序;在规定斜齿轮法面压力角αn=20°与变位系数x=0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斜齿轮基本参数对渐开线斜齿轮弯曲应力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正确性;得出齿轮所受的弯曲压应力大于拉应力;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的弯曲应力值比传统公式计算的值要小.
- 八叉树细化功能梯度材料零件体素模型的描述与分析方法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采用体素模型可以解决传统建模难以满足几何信息和材料信息融合的问题,体素单元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型精度和模型数据量,当使用大尺寸体素单元体素化功能梯度材料零件时,描述该模型需体素单元数量较少,但模型精度较低,模型曲面和材料梯度过渡区阶梯效应比较明显,梯度过渡区材料组分变化不够平滑.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八叉树细化体素模型局部体素单元的方法,解决了体素单元尺寸和体素模型数据量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使用APDL将局部细化后的体素模型转…查看全部>>
- 基于数字孪生的电主轴热特性研究北大核心CSTPCD摘要:为提高热特性有限元分析精度,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电主轴热特性分析方法.搭建基于IoT数据采集系统的电主轴热特性数字孪生物理空间,设计开发基于Java、ANSYS、MATLAB联合编程的热特性数字孪生系统,提出了基于关键测温点温度的热边界条件修正模型,实现了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数据映射及热特性数字孪生.实验结果表明,热特性数字孪生体的温度精度达98%,热变形精度达95%,有效提高了热特性有限元分析精度.
- 基于ANSYS的智能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设计北大核心CSTPCD摘要:根据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特点,采用三维电磁场计算软件ANSYS,运用APDL语言,以VC++为编程工具,对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进行分析与计算.针对分断过程"微电弧能量"小电弧的特点,通过分析小电弧区域的电磁场分布、电弧受力大小、栅片放置位置等情况,寻求合适的新型智能交流接触器触头系统结构和智能控制方案,为产品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