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8(1)
- 2014(1)
- 2013(6)
- 2012(2)
- 2010(4)
- 2009(4)
- 2008(3)
- 2007(3)
- 2006(4)
- 2005(2)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4)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0)
- 刊名
- 陕西医学杂志(27)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
- 实用肿瘤杂志(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中日友好医院(1)
- 北京医院(1)
- 北京大学(1)
-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
- 安徽医科大学(1)
- 山西医科大学(1)
- 新乡医学院(1)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
- 河北医科大学(1)
- 河南科技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31)
- 关键词
- C反应蛋白质/血液(31)
-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4)
- 脂蛋白类,LDL/血液(3)
- 预后(3)
-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2)
- 对比研究(2)
- 尿酸/血液(2)
- 心力衰竭,充血性/药物疗法(2)
- 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学(2)
- 心绞痛,不稳定型/药物疗法(2)
- 更多...
- 作者
- 严章林(1)
- 于叔麒(1)
- 付德安(1)
- 何宏(1)
- 何松彬(1)
- 何苇(1)
- 侯晓强(1)
- 党润芳(1)
- 刘亚荣(1)
- 刘军(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31 条结果
- 妊娠相关蛋白A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影响CSTPCD摘要: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a-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155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手术前24hPAPP-A是否升高(PAPP-A≥10mIU/L)分为高PAPP-A组(57例,PAPP-A≥10mIU/L)和低PAPP组(98例,PAPP-A<10mIU/L).分别检测术后2…查看全部>>
- 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CSTPCD摘要:目的:观察口服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普罗布考对颈动脉硬化症的抗氧化、抗炎症作用.方法:将72例颈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普罗布考片0.5g,2次/d,持续12周;对照组34例,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查看全部>>
- 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北大核心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辛伐他汀短期干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14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72例)和常规治疗组(70例),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0mg/d),治疗前和治疗3d后检测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和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查看全部>>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北大核心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48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治疗组在患者发病48h内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QuicRead法分别测定二组血浆中治疗前、治疗4周时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健康组).结果:ACS患者CRP、T…查看全部>>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北大核心CSTPCD
- 急性心肌梗死与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介素-6关系探讨CSTPCD
- 高脂血症模型兔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 分析兔饮食性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和C反应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高胆固醇饮食诱发兔高脂血症,检测高胆固醇饮食7、14、17、21、25、28d兔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CK)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大耳白兔在喂食高胆固醇饲料7、14、17、21、25、28 d后血液中CHO和TG浓度逐渐升高(P<0.05),CK活性和CRP含量随着高脂血症的进程而逐…查看全部>>
- 糖耐量受损人群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意义北大核心
- 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北大核心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 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培哚普利组.对照组应用地高辛和利尿剂;培哚普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治疗.用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3、6月后血清NO和CRP,以55名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人,而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培哚普利组治疗3月后NO浓度从8.…查看全部>>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中的预测意义北大核心CSTPCD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经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确定心肌缺血程度的患者79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轻微缺血组,中度缺血组,明显缺血组,测定hsCRP水平.结果: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差异.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hsCRP明显升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缺血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hsCRP水平与心肌缺血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心肌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