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8(1)
- 2017(1)
- 2014(1)
- 2010(1)
- 2006(1)
- 2005(2)
- 2000(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3)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3)
- 刊名
- 陕西医学杂志(6)
-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
- 陕西中医(1)
- 作者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2)
- 大连医科大学(1)
- 天津医科大学(1)
- 新乡医学院(1)
- 河北省中医院(1)
- 重庆医科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8)
- 关键词
- C-反应蛋白质/血液(8)
-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3)
- 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学(2)
- 降钙素原/血液(2)
- @D-二聚体(1)
- 儿童(1)
- 冠状动脉疾病/中医药疗法(1)
-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血液(1)
- 受体,白细胞介素6/血液(1)
- 呼吸道感染/诊断(1)
- 更多...
- 作者
- 关宏弟(1)
- 孙巨军(1)
- 屈振亮(1)
- 张国林(1)
- 张海青(1)
- 张瑞霞(1)
- 张红爱(1)
- 李刚(1)
- 李广平(1)
- 杨义明(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8 条结果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及意义北大核心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lime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AMI组20例,UAP组23例,NQMI组17例,并设SAP组19例,对照组20例.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CRP及血浆D-dimer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合征患者血清CRP及血浆D-dimer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A…查看全部>>
- 解毒活血丸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北大核心摘要:目的:探讨解毒活血类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原(CRP)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口服解毒活血丸(金银花、玄参、当归、牛膝等),对照组口服心血康0.2g,每日3次均在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进行IL-6、CRP检测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安慰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热毒、瘀血可能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应用活血解毒法治疗本…查看全部>>
- 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以及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86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儿童和165例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儿童及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SAA、CRP和PCT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并比较.结果:①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SAA、PCT、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SA…查看全部>>
- 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CSTPCD摘要: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30例患儿根据出院诊断分为一般感染组(n=130例)和重症感染组(n=100例),并于入院时和治疗后72h分别测定血清PCT 、Hs-CRP 以及WBC。结果:PCT 阳性重症感染组91例,一般感染组78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Hs-CRP阳性72例,一般感染组Hs-CRP阳性54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查看全部>>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CSTPCD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稳定性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对象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对照组,UAP组再进行Braunwald分级,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MCP-1和hs-CRP.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MCP-1和hs-CRP水平显著…查看全部>>
- 冠心病病程中联合检测HCY、hS-CRP、LP(a)及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在疾病期间进行 D-二聚体(DD)、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3例,隐匿型冠心病28例;将同期在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液标本进行hs-CRP、DD、LP(a)、HCY水平检…查看全部>>
- 术前血C-反应蛋白与泌尿系术后感染的关系探讨北大核心摘要:目的: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以196 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手术前1天常规行血CRP、白蛋白(ALB)以及白 细胞计数(WBC)检查,并对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 感染37例,未感染159例,感染组术前CRP水平9.21±2.25mg/L明显高于未感染组3.98±0.43 mg/L,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术前CRP水平升高组…查看全部>>
- 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肠梗阻、肠穿孔患者的动态观测及临床意义CSTPCD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和肠穿孔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8例肠梗阻患者(肠梗阻组)和36例肠穿孔患者(肠穿孔组)入院当日、入院后第1,3,5,7d的血清CRP,IL-6和TNF-α含量.结果肠梗阻及肠穿孔患者血清IL-6,TNF-α在症状发生24h内即升高,持续1周以上,二者变化呈正相关.肠梗阻患者血清CRP在症状发生24h后升高,而肠穿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