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1(1)
- 2020(2)
- 2019(1)
- 2017(7)
- 2016(1)
- 2015(4)
- 2014(6)
- 2013(4)
- 2011(1)
- 2010(1)
- 更多...
- 核心收录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19)
-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15)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11)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4)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4)
- 更多...
- 刊名
- 岩土力学(4)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
- 化工矿物与加工(2)
- 统计与决策(2)
- 中国岩溶(1)
- 中国水运(理论版)(1)
- 产业与科技论坛(1)
- 人民珠江(1)
- 农业工程学报(1)
-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1)
- 更多...
- 作者单位
- 兰州交通大学(2)
- 天津大学(2)
- 西南交通大学(2)
- 三峡大学(1)
- 上海交通大学(1)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1)
- 北京林业大学(1)
- 华侨大学(1)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
- 南通大学(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42)
- 关键词
- Verhulst模型(42)
- 预测(9)
- GM(1,1)模型(8)
- 滑坡预测预报(3)
- 判据(2)
- 剩余下滑力(2)
- 加加速度(2)
- 加速度(2)
- 灰色系统(2)
- 灰色预测(2)
- 更多...
- 作者
- 王思敬(2)
- 罗斌(2)
- 肖锐铧(2)
- 贺小黑(2)
- 饶枭宇(2)
- 乐德广(1)
- 何金平(1)
- 余若楠(1)
- 侯方正(1)
- 公维凤(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42 条结果
-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界牌关隧道拱顶沉降摘要:灰色系统理论特有的处理"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问题的优点使得其对隧道施工中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具有一定的优势.以十漫高速公路界牌关隧道为例,通过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利用Verhulst模型对拱顶沉降量进行了预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Verhulst模型在黄茨滑坡临滑预测中的应用摘要:以黄茨滑坡的预测为例,通过对滑坡的地质背景、滑坡的成因、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分析,结合监测资料,简述采用Verhulst模型对滑坡进行预测的条件及方法.
- 爆炸挤淤筑堤沉降的Verhulst预测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沉降观测是爆炸挤淤筑堤质量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其监测方法较多还是按传统的观测法,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耗时耗力.通过分析灰色Verhulst模型的特点,根据实际观测资料运用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了堤身各时刻的沉降量,与实际观测具有较好的符合性,并预测了堤身的最终沉降量和所需时间.结合实例预测表明,这一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 灰色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在喀斯特地区耕地预测中的应用——以毕节生态试验区为例CSCDCSTPCD摘要:毕节生态试验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耕地保护尤为重要.本文以毕节地区1998-2006年常用耕地面积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对该喀斯特地区常用耕地面积变化作预测.预测结果表明,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都揭示了毕节地区常用耕地面积在未来几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是通过模拟精度验证,研究区耕地面积原始数据变化曲线呈S型,就灰色GM(1,1)模型…查看全部>>
- 基于灰色Verhulst的互联网上网人数动态预测模型摘要:在分析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引入灰色Verhulst预测理论,通过分析建立了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的灰色Verhulst动态模型,并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进行实例验证和误差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灰色Verhulst动态模型对实测数据具有很高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 一阶反向累加Verhulst模型摘要:为了尽可能减小传统Verhulst模型在累减还原时所产生的计算误差,采用反向累加的方式进行原始数据处理,建立了一阶反向累加Verhulst模型,并通过实例检验了模型的模拟误差.相关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Verhulst模型,一阶反向累加Verhulst模型的数据拟合精度更高.
- 灰色GM(1,l)和Verhulst模型在吹填土地基沉降中的应用摘要:在利用灰色GM(1,l)和Verhulst模型预测真空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时,建模序列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精度。结合某吹填土地基加固工程的沉降监测数据,探讨监测序列长度、建模序列长度对上述2种模型最终沉降量预测值及预测精度的影响,总结出不同模型预测地基最终沉降量时建模序列的选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2种模型预测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误差均小于1.0%,灰色GM(1,l)模型的适应性更好。
- 基于灰色系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制约北大核心CSSCICSTPCD摘要:中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与之相伴随的是大量的能源需求.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能源需求与面临的能源制约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讨论了城市化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基于灰色系统Verhulst模型预测了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避免了基于钱纳里模型预测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缺陷.并通过检验城市化水平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到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从而预测了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查看全部>>
- 基于周期外延法的监测效应量灰色时序组合预测模型北大核心CSCDCSTPCD摘要:针对单一模型在大坝效应量监测数据序列拟合和预测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Verhulst模型拟合监测数据序列中的趋势性成分,采用周期外延模型拟合监测数据序列中的周期性成分,采用自回归AR(p)模型拟合监测数据序列中的随机性成分,得到一种新的组合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该组合模型丰富了监测效应量预测方法,可提高监测效应量的整体预测精度,深化对监测效应量变化规律的认识.
- 基于灰色系统FJPT站变动态速度场分析CSTPCD摘要:为了进一步分析预测福建平潭(FJPT)站变动速度场的变化趋势,进而掌握其运动变化特征,基于2010年至2018年FJPT站东向速度和北向速度时间序列,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经过检验可知,其为非稳态随机非单调性时间序列,故结合灰色系统Verhulst模型对其未来10年的东向和北向年平均动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FJPT站速度从西到东及从北向南不断向南、东部偏转,使站速度从近西北向运动偏转到东南沿海地块南侧地区为东南运动,FJPT站…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