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登录
|
注册
检索
高级检索
相关度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10条
每页显示20条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2553
条结果
大果优质南酸枣新株系'南酸枣3号'选育研究
作者:
韦晓霞
吴如健
胡菡青
钟秋珍
陈瑾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9年3期
关键词:
新株系
'南酸枣3号'
选育
摘要:
'南酸枣3号'是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酸枣实生株中选育出的新株系.果实广椭圆形,未成熟时果皮绿色,成熟后果皮金黄色,果大且外观好,果肉白色,粘糊状.丰产,10年生树株产130 kg.平均单果重18.5 g,果实纵横径3.3 cm×3.0 cm,可食率64.9 %.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为可溶性固形物7.9% 、总糖6.8% 、可滴定酸4.3%、维生素C 74.0 mg·(100 g)-1、总果胶3.3%、水溶性果胶2.5%.
草生栽培对(木奈)园温湿度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
余会康
江秋仙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3年2期
关键词:
(木奈)园草生栽培
温湿度
果实品质
摘要:
1999-2001年进行了草生栽培对(木奈)园温湿度和果实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草生栽培可以有效地改善果园生态环境,降低久旱暴雨后的裂果率,有利于提高(木奈)果的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幼龄果园牧草绿肥套种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作者:
谢国珍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5年2期
关键词:
幼龄果园
套种技术
效益分析
绿肥
牧草
20世纪80年代
水土流失率
水土保持
土壤肥力
摘要:
十多年来,仙游县利用低山丘陵种植果树,面积达2.2万公顷,在山坡地土壤资源大量被利用时,水土流失也随之严重。据仙游县水土保持试验站观测,幼龄果园的水土流失率达80%以上。土壤肥力严重退化。为解决果园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降低的问题,仙游县水土保持试验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验推广果园牧草绿肥套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温州蜜柑低产园改造技术
作者:
钟华彬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5年2期
关键词:
低产园改造技术
温州蜜柑
20世纪80年代
产量和品质
经济栽培
衰退现象
土壤条件
改造方法
顺昌县
摘要:
温州蜜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顺昌县大面积种植,其中大历镇就有200hm2。温州蜜柑的经济栽培寿命可达60年甚至更长,7~30年生的温州蜜柑正处于盛产期,但大历镇的温州蜜柑才20年就出现衰退现象,其原因有:土壤条件差、气候不良等,但最主要是管理粗放。通过2~3年的更新改造,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延长了盛果期,投入减少,收入增加。下面介绍低产园的改造方法。
60Co-γ射线对不同柑橘品种的辐射效应
作者:
黄镜浩
温寿星
杨凌
吴瑾
包榕
蔡子坚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10年3期
关键词:
60Co-γ射线
辐射
诱变育种
柑橘品种
有丝分裂
摘要:
以稻叶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var.Inaba)、福橘(C.reticualta var.Fuju)、玫瑰橙(C.sinensis var.Meiguicheng)、华红(C.sinensis var.Huahong Newhall)和早金(C.sinensis var.Earlygold)等5个柑橘品种的接穗为试材,进行60Co-γ射线照射处理,结合常规压片法,研究60Co-γ射线对不同柑橘品种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及细胞…
查看全部>>
基因工程在果实延熟中的应用
作者:
洪燕萍
陈春玲
赖钟雄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0年1期
关键词:
果实成熟
PG
果实延熟
乙烯
基因工程
ACC合成酶
摘要:
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调控过程.在生理生化方面,它包括乙烯的生成,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硬度的减小,以及色素的合成等一系列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相应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从成熟果实中提取mRNA并构建cDNA文库,通过对文库的筛选和分析,已鉴定出一系列与果实成熟相关的cDNA克隆(金勇丰等,1996).应用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导入,特别是利用反义RNA技术阻断翻译过程或抑制翻译过程,或正反义RNA杂交降解,影响基因…
查看全部>>
AM真菌对早钟6号枇杷实生苗根系生长的效应
作者:
李涛
张燕
张志珂
胡又厘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9年3期
关键词:
AM真菌
早钟6号枇杷
实生苗
根系生长
根系形态
摘要: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AM真菌(Acaulospora leavis、Glomus mosseas和Glomus caledonium)对早钟6号枇杷实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处理的侵染率、丛枝率、菌丝长度、孢子密度、总根长和生长点数均显著增加;A.l显著增加幼苗茎叶及根系干鲜重,G.m显著增加根系干鲜重;3种AM真菌显著促进直径<0.5 mm须根的发生,使须根变得更多更细.A.l和G.m还显著增加根表面积、根…
查看全部>>
诊断施肥综合法在果树营养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
谢世恭
谢永红
曾亚妮
张新明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5年1期
关键词:
DRIS
果树营养
营养诊断
摘要:
对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有关参数的计算以及在果树叶片矿质营养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H+-ATPase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作者:
吴清松
陈立松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3年3期
关键词:
荔枝
水分胁迫
H+-ATPase
细胞壁
抗旱性
摘要: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叶片细胞胞质以及以离子键和共价键与细胞壁结合的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叶片RWC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抗旱性强的东刘1号降低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陈紫;(2) 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细胞胞质以及以离子键和共价键与细胞壁结合的H +-ATPase活性(比活性)均上升,抗旱性强的品种上升幅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红江橙实生群体的遗传鉴定及其嵌合机理的初步研究
作者:
盖照
叶春海
李映志
发表期刊:
福建果树
2007年4期
关键词:
红江橙
实生群体
遗传鉴定
嵌合机理
SSR标记
ISSR标记
RAPD标记
摘要:
以红江橙不同类型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从多对SSR引物中筛选出能鉴别红江橙不同类型的引物,进而对其实生后代进行遗传鉴定,并用ISSR标记、RAPD标记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红江橙各类型的实生后代叶片DNA组扩增后的电泳图谱均与橙型果的类似,而与红肉橙、橘变果的不同;橙型果可能已经分离为性状稳定的黄肉橙型果,而红肉嵌合体、橘变果可能仍为嵌合状态,其L 2层成分均为橙.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