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01(98)
- 刊名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98)
- 作者单位
- 南京师范大学(7)
- 苏州大学(6)
- 北京大学(3)
- 南京大学(3)
- 安徽师范大学(2)
-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
- 北京外国语大学(1)
- 南开大学(1)
- 淮阴师范学院(1)
- 盐城师范学院(1)
- 更多...
- 语种
- 汉语(98)
- 关键词
- 赛珍珠(9)
- <文心雕龙>(3)
- 书评(3)
- 创新(3)
- 研究方法(3)
- 中国文化(2)
- 传统(2)
- 创新教育(2)
- 启示(2)
- 大学生(2)
- 更多...
- 作者
- 吴宗海(4)
- 吴庆宏(2)
- 姚君伟(2)
- 顾钧(2)
- 丁兆春(1)
- 丁大晴(1)
- 乔国良(1)
- 佘宝兰(1)
- 倪永明(1)
- 元传军(1)
- 更多...
相关度
- 相关度
-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10条
- 每页显示20条
- 每页显示30条
已找到 98 条结果
- 生命力、生产力、创新力--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考
- 胡适的国语文学观形成的背景
- "数量短语+竟+动/形"句式中的"竟"
- 论20年代保守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追求摘要:中国20年代保守知识分子在新文化激进反传统所造成的价值迷失与欧战所引发的西方文化危机面前,通过<东方杂志>、<国故>、<学衡>等阵地,努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他们对中西文化抱有宽容的心态,企求创造出以中国传统为本,融汇西方精髓的新文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20年代保守知识分子与激进知识分子、自由知识分子三派互动、多元发展,积极寻找中国文化自己的归宿.
- 20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综论摘要:20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的历史可以分为开创期、发展期和繁盛期三个阶段.开创期为材料积累阶段,研究成果多属于概述评介的性质;发展期为专题讨论阶段,研究成果多带有歧义争鸣的特色;繁盛期为总结阶段,研究成果趋向于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龙学"界同仁的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思考、蓄积调整,21世纪的<文心雕龙>研究,必将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获得新生.
- 《文心雕龙》与《艺概》摘要:<文心雕龙>和<艺概>都是对前代文学实践和理论批评的总结,二者有着颇多一致之处.本文从宗经思想、文学史意识、立足文学实践、兼容并蓄的批评态度、范畴应用五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文心>因其关注形而上的"道"之哲学探讨,并形成其文学上的"原道"--形而上理论,使<文心>的宏观研究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能够以开阔的视阈作细致的微观探寻,结合历代文学实际,建构了其"体大虑周"的宏观文学理论体系,…查看全部>>
- 《毛诗笺》因声求义法释义例撰析摘要:郑玄<毛诗笺>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在较全面整理其训诂材料的基础上,欲图通过对其所有因声求义例的归类分析,揭明其著的训诂条例和训释特色.
- 论《茶馆》的场景与人物摘要:<茶馆>以它独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幅历史长河中社会大变迁的风俗画,三言两语写出各组群像速写,以人物多、头绪繁的特点,独树一帜.这是老舍先生在戏剧创作上所作的一种尝试.
- 爱德娜:一个孤寂的灵魂--评凯特·肖邦的《觉醒》
- 《镜花缘》韵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