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与教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异化与复归——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异化与复归——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视角OACHSSCD

The Alienation and Reversion of Education Subjec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Dissimilation Theory of Karl Marx

中文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化表现:教育者同其劳动产品的异化,教育劳动过程的异化;受教育者处于某种程度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和对象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的异化.造成异化的主要原因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策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观念冲击在教育领域里面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复归之路:教育者、受教育者向自身的复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的复归.

郭宇静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0

教育学

教育主体的异化教育主体的复归异化劳动理论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8)

55-56,62,3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