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科技|四种河鲀鱼皮和鱼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四种河鲀鱼皮和鱼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OA北大核心CSTPC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Fish Skin and Fish Meat of Four Species of Puffer Fish

中文摘要

对菊黄东方鲀Fugu.flavidus、双斑东方鲀Fugu.bimaculatus、红鳍东方鲀Fugu.rubripes和暗纹东方鲀 Fugu.obscurus鱼皮和鱼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显示,4种河鲀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较低的脂肪含量,鱼肉的蛋白质质量较好,而鱼皮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更具鲜甜风味.其中,鱼皮的粗蛋白质含量(20.17%~37.61%)高于鱼肉(18.13%~23.27%),菊黄东方鲀最高,但是鱼肉的∑EAA/∑TAA(39.01%~43.11%)、∑EA/∑NEAA(65.26%~71.57%)和EAAI(0.75~1.00)高于鱼皮(16.61%20.49%、19.78%~25.70%和0.25~0.51),且符合FAO/WHO标准,双斑东方鲀的含量最高;鱼皮(0.20%~0.40%)和鱼肉(0.21%~0.4%)的粗脂肪含量均较低,鱼肉的ΣFA(0.28%~0.39%)、w-3 PUFA(0.05%~0.15%)和w-6 PUFA(0.01%~0.09%)含量高于鱼皮(0.15%~0.24%、0.02%~.0.03%和0.01%~0.04%),其中红鳍东方鲀的w-3PUFA含量最高;菊黄东方鲀鱼皮含有较高的Ca含量(1737.47 mg/100 g),双斑东方鲀鱼肉含有较高的K含量(439.00 mg/100g),红鳍东方鲀含有最高的Zn含量(0.90 mg/100g和8.93 mg/100g).研究表明,4种河鲀均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经济鱼类,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丰富、比例均衡、营养价值较高.

陈晓婷;吴靖娜;许旻;刘淑集;苏永昌;乔琨;刘智禹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13

菊黄东方鲀暗纹东方鲀双斑东方鲀红鳍东方鲀营养成分评价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1)

69-77,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2018YFD0901102)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2018HYJG022017HYJG08)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7FJSCZY03-4)

10.13982/j.mfst.1673-9078.2020.1.0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