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科技|副溶血弧菌耐药诱导株的生物特性与多药外排泵表达

副溶血弧菌耐药诱导株的生物特性与多药外排泵表达OA北大核心CSTPC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Expression of Multi-drug Efflux Pump

中文摘要

本研究将初始菌株副溶血弧菌F7经过环丙沙星连续体外诱导得到的实验室诱导株H128、H256、H512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菌株F7、H128、H256、H512的药敏性、泳动能力、生长曲线、生物膜形成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多药外排泵基因vmeB、vmeD、vpoC、vmr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表明,诱导菌株不仅对诱导抗生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明显提高,还对多种非诱导抗生素呈现交叉耐药.与初始菌株F7相比,诱导菌株H128、H256、H512泳动能力下降,泳动圈直径分别为4.83 mm、4.57 mm、5.13 mm,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吸光值分别为4.35 nm、4.35 nm、4.29 nm.诱导菌株H128、H256、H512均检测到外排泵基因vmeD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F7,分别上调了1.20、3.55、2.02倍,仅在H256中检测到vmeB、vpoC、vmrA基因表达量上调,分别上调了1.47、2.90、1.71倍,说明RND型外排系统VmeCD-VpoC是与副溶血弧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以及交叉耐药相关的主要外排系统.本研究为耐药性副溶血弧菌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为解决副溶血弧菌耐药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张政;马更勤;王宏勋;侯温甫;周敏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体外诱导副溶血弧菌泳动能力生长曲线生物膜形成能力交叉耐药外排泵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8)

15-22,8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600100)

10.13982/j.mfst.1673-9078.2020.8.127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