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株哈密瓜致腐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碳源代谢分析OA北大核心CSTPCD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Carbon Source Metabolism Analysis of Three Strains of the Hami Melon (Cucumis melo var.saccharinus L.) Rot Pathogens
哈密瓜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腐败,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贮藏过程中自然腐烂的哈密瓜分离纯化出致腐病原菌3株,通过形态学观察、ITS测序分析、表型分析的方法鉴定出菌株CYS为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JN942915.1),菌株CJS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KM877467.1),菌株CWS为娃儿藤内生真菌(Diaporthesp.,LT965977.1);采用Biolog-FF技术对3株致腐病原菌的生长和代谢能力进行分析,发现菌株CYS代谢的主要碳源有44种,对羧酸的代谢能力最强,其次为氨基酸和糖;菌株CJS代谢的主要碳源有22种,对氨基酸的代谢能力最强,其次为羧酸和糖;菌株CWS代谢的主要碳源有41种,对糖的代谢能力最强,其次为羧酸和氨基酸.由此可以分析,果蔬表面及环境中存在的病原菌会因为有利于其生长的物质(如糖类、氨基酸、羧酸类物质)存在而加快代谢速度,从而会加速果蔬腐烂变质.通过本研究结论可以进一步揭示致腐病原菌侵染机制,并为果蔬贮藏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王宇滨;冯雨晴;鲁榕榕;和朝军;赵晓燕;王丹;马越;张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洛阳师范学院食品与药品学院,河南洛阳471000农业农村部蔬菜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果蔬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洛阳师范学院食品与药品学院,河南洛阳471000农业农村部蔬菜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果蔬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农业农村部蔬菜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
哈密瓜病原菌鉴定碳源代谢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11)
80-86,8,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NJJ201802)北京市农林科续页协同创新中心(KJCX20191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2013)果蔬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Z14110500441403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