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理OA北大核心CSTPCD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of Acetaldehyde against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nd the Associated Mechanism
该研究通过分析乙醛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菌体细胞膜完整性、膜电位、总蛋白含量、Na+K+-ATP酶变化以及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探究乙醛对P.fluorescens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结果 表明:乙醛对P.fluorescen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0.5 μL/mL,最小杀菌浓度MBC值为1μL/mL;电导率和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实验发现乙醛处理可引起P.fluorescens细胞膜出现破裂;添加1 ×…查看全部>>
钱雄锋;罗怡;张岳玥;李响;鲁子铭;刘梦月;梁东武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0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乙醛荧光假单胞菌抑菌活性抑菌机理水产品
《现代食品科技》 2022 (1)
104-111,125,9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AB18221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3196048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