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沉积学报|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主控因素分析——以接龙剖面为例

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主控因素分析——以接龙剖面为例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研究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主控因素。【方法】选取重庆市武隆区接龙剖面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实测观察、连续采样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了剖面总有机碳(TOC)、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垂向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横向对比QQ1井,探讨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古环境演化并进行TOC富集因素分析。【结果】Al、Zr、Ti陆源输入指标在五峰组沉积时期供给变化比较大,进入观音桥组沉积时期有所下降,在龙马溪组底部快速提升。V/Cr、V/(V+Ni)氧化还原指标显示,五峰组为缺氧环境、观音桥组为弱氧环境、龙马溪组为还原环境。页岩古生产力指标P/Al值和Ba(xs)含量指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均具有相对高的生产力。其中,龙马溪组最高,五峰组次之。根据TOC与陆源输入指标Al、Zr和古生产力指标P/Al、Ba(xs)及氧化还原指标V/Cr、V(/V+N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比QQ1井,发现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TOC主控因素为水体的氧化还原性。并且这种氧化还原性受控于水体深度,具体表现为位于沉降中心深水陆棚区的接龙剖面还原性明显高于位于沉降周缘浅水陆棚区的QQ1井,导致接龙剖面TOC明显高于QQ1井。【结论】虽然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层段均形成于缺氧环境,但是两组页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却不同。五峰组页岩沉积于流通性极差的强滞留水体环境,而龙马溪组则主要为静海相的缺氧环境。

王兴;田景春;林小兵;陈威振;易定鑫;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贵州省地震局,贵阳550001

地质学

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地球化学

《沉积学报》 2024 (001)

P.309-323 /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13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7-004-002);中石油西南分公司重点项目(XNSJS2021-061)。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6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