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地质论评|江西丹霞地貌演化阶段与分布及其构造控制探讨

江西丹霞地貌演化阶段与分布及其构造控制探讨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对江西省9个盆地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内丹霞地貌景区的面积—高程HI为0.17~0.52,平均为0.38,即其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南向北,由壮年期转为老年期的趋势。该趋势可能与武夷山的构造隆升有关。构造分析显示,节理与武夷山的隆升对江西丹霞地貌演化起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1)龙虎山、九仙湖、仙岩、蛤蟆坞、赭亭山、龟峰等地发育的崖壁、一线天、巷谷、石墙、石寨、峰丛、峰林等丹霞典型景观均与节理有关。(2)流水侵蚀等外营力的作用对丹霞地貌的剥露、削平起重要作用,统计表明距离武夷山越近,丹霞地貌山峰越密集、崖壁越陡峻,指示武夷山的隆升与丹霞地貌的发育有直接关系。总体来看,江西省内的红层为丹霞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武夷山的隆升控制了丹霞地貌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丹霞地貌区的节理构造是否与武夷山的隆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姜勇彪;郭福生;黎广荣;李蓉;楼法生;汪震;陈留勤;郄海满;闫罗彬;李益朝;凡秀君;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 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南昌330030中科星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西安710199西南大学,重庆400715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710054

地理科学

红层丹霞地貌演化阶段断裂构造江西省

《地质论评》 2024 (001)

P.44-58 /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197、4160211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编号:GJJ160534);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DLLJ201707)的成果。

10.16509/j.georeview.2023.10.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