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后的影响OACSTPCD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CMB)对静脉溶栓(IVT)或机械取栓(MT)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经IVT或MT治疗的ACI患者738例,评估患者入院时CMB情况及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CMB的存在、部位及负荷量对患者3个月mRS的影响。并对血管再通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是否存在CMB与3个月预后无显著相关性(38.0%vs 44.2%;P=0.295),在血管再通患者中,无CMB患者的预后良好比例显著高于有CMB患者(56.9%vs 35.8%,P=0.011);CMB与3个月时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仅高负荷CMB与3个月时预后相关(OR=0.017,95%CI 0.112~0.808,P=0.017);血管再通患者中,存在CMB(OR=0.422,95%CI 0.214~0.832,P=0.013)、脑叶CMB(OR=0.379,95%CI 0.157~0.920,P=0.032)及高负荷CMBs(OR=0.207,95%CI 0.056~0.760,P=0.018)与3个月预后显著相关。结论CMB对血管再通患者的不良影响大于未再通患者。存在CMB、脑叶CMB及高负荷CMB是血管再通患者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付胜奇;李浩然;朱利利;周晓影;石宝洋;胡胜洁;秦海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郑州4500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临床神经病学中心,北京100070
临床医学
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mRS评分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4 (002)
P.129-134 /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1299);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21100007422051);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项目(SB2019030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