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区研究|青海湖流域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地表温度的生物物理影响

青海湖流域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地表温度的生物物理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中文摘要

本研究选取青海湖流域亚高山灌丛和温性草原两个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站点,利用湍流通量数据和自动气象站数据对比生长季和非生长季两个站点的微气象要素和地表能量平衡收支,评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LULCC)对地表温度的生物物理影响。亚高山灌丛相比温性草原具有更低的地表温度、气温和土壤温度,在生长季两个站点的地表温度、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差异更为明显,而非生长季相对湿度的差异更为明显。根据直接分解温度理论(Direct Decomposed Temperature Metric,DTM),分析不同下垫面对地表温度的生物物理影响。结果表明:白天灌丛相比草原的冷却作用主要贡献因素是短波辐射、地表土壤热通量和感热通量项,其中短波辐射在灌丛的冷却中起到正反馈作用,而后两者起到负反馈作用。夜间灌丛的冷却作用主要贡献因素是地表土壤热通量项。在相同气候和天气背景下,不同下垫面确实会对地表温度有明显的生物物理反馈作用。

李永广;苑广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大气科学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地表温度辐射收支地表土壤热通量湍流通量青海湖流域

《干旱区研究》 2024 (001)

P.24-35 /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5061);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BK20200818)。

10.13866/j.azr.2024.01.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