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估OACSTPCD

中文摘要

目的构建围绝经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恶变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处于围绝经期并经病理确诊的236例OE患者及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卵巢癌(EAO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围绝经期OE患者发生恶变的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估。结果建模集OE组与建模集EAOC组的绝经状态、既往巧囊剥除史、合并自身癌症、直系亲属癌症、痛经时间5年及以上、进行性痛经、月经紊乱、术前疾病管理3年以上、不孕、包块压痛触痛、OE分型、重型内异症、超声下病变侧别、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下乳头状结构、磁共振成像下结合带完整的分布,以及初次性生活年龄、孕次、初次妊娠年龄、初次分娩年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527、16.255、1.634、7.609、20.822、15.313、5.140、4.751、13.303、5.264、8.448、8.920、5.248、8.385、7.029、4.223,t值分别为2.228、2.052、3.863、3.046,P<0.1)。验证集OE组与验证集EAOC组的绝经状态、既往巧囊剥除史、月经量多、伴发痛经、痛经时间5年及以上、进行性痛经、术前疾病管理3年以上、不孕、包块固定不动、OE分型、重型内异症、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磁共振成像下囊壁增厚、磁共振成像下乳头状结构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58、20.707、5.004、5.920、10.616、2.325、6.727、4.964、4.234、5.384、1.251、2.325、7.892、6.950,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状态(OR=5.007,95%CI:1.363~18.394)、进行性痛经(OR=3.583,95%CI:0.909~14.122)、不孕(OR=22.489,95%CI:3.552~42.382)、重型内异症(OR=3.800,95%CI:0.894~16.147)、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OR=3.431,95%CI:1.044~11.280)均是围绝经期OE恶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模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0.769~0.928),验证集AUC为0.880(95%CI:0.725~0.941)。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均拟合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分别为χ2=3.691,P=0.884;χ2=4.166,P=0.842。结论绝经状态、进行性痛经、不孕、重型内异症、超声下包块呈现血流信号均是围绝经期OE恶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高危人群有较高地筛选能力。

王媛媛;李颖颖;常丰华;高雅;李艳芹;李梦梦;封全灵;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预防医学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围绝经期列线图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 (002)

P.44-51 / 8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0B320055)。

10.3969/j.issn.1673-5293.2024.02.0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