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警模型构建OACSTPCD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3-0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延迟性脑缺血分为发生组(29例)和未发生组(6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预测价值,并构建a 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指数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患者年龄、动脉瘤直径、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等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脑血管痉挛、NLR是影响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P<0.05)。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的指数方程为PI=0.902X_(3)+0.875X_(4)+1.263X_(6)+1.006X_(7),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92、86.41%、76.29%。经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的校准度和一致性较好(χ^(2)=8.492,P=0.537)。结论aSAH患者术后发生延迟性脑缺血与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脑血管痉挛、NLR有关,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马建宁;徐占义;张洪鑫;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市人民医院,河北衡水053000
临床医学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延迟性脑缺血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 (004)
P.453-457 / 5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2215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