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OA北大核心CSTPCD
为明确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依据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力测定,并对菌落形态以及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对病菌的LSU、ITS和Tub2基因进行测序,然后做多基因联合建树分析。结果发现,花生焦斑病菌株菌落扁平,气生菌丝稀疏,菌落边缘呈叶状,在生长初期菌丝体最初呈白色,然后从菌落中心开始向外逐渐变成黑褐色;子囊孢子呈椭圆形,具有凝胶状鞘,有隔;结合多基因序列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引起辽宁省花生焦斑病的病原菌为Leptosphaerulina arachidicola。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花生焦斑病病原菌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5,最适生长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生长氮源为胰蛋白胨,致死温度为50℃。
韩宁;孙继军;史普想;孙泓希;王一波;王海新;
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阜新123000
植物保护学
花生焦斑病Leptosphaerulina arachidicola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001)
P.175-181 / 7
辽宁省农科院花生育种与栽培学科建设项目(2022DD196132);辽宁小粒花生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协同创新(2022XTCX05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10009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