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首页|期刊导航|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吡非尼酮联合PD-L1抑制剂抑制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生长

吡非尼酮联合PD-L1抑制剂抑制小鼠异位膀胱肿瘤的生长OA北大核心CSTPCDMEDLINE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小鼠肿瘤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膀胱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40只,根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PD-L1抑制剂组、PFD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建立肿瘤模型正常饮食;PD-L1抑制剂组:建模后腹腔每3 d按12.5 mg/kg注射PD-L1抑制剂;PFD组: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g口服PFD;联合治疗组:建模后PFD及PD-L1抑制剂按上述剂量联合应用。对比各组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速度,药物干预21 d后留取肿瘤组织及小鼠血清,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3、CD8、CD45、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表达;生化分析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及乳酸脱氢酶(LDH-L)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L1抑制剂组和PFD组小鼠肿瘤相对生长速率及21 d肿瘤体积均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更加显著(P<0.05)。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D-L1抑制剂组与PFD组小鼠肿瘤组织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表达降低(P<0.05)。CD3+T细胞、CD8+T细胞、CD45+T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而Ly-6G+CD11b+MDSCs细胞减少,联合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血清ALT、AST、BUN、CRE及LDH-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非尼酮联合PD-L1抑制剂可显著抑制膀胱癌的进展,其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来实现的。

陈守峰;张舒超;樊伟林;孙巍;刘贝贝;刘建民;郭园园;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安徽蚌埠233040

临床医学

吡非尼酮PD-L1膀胱癌免疫微环境髓系抑制细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 (002)

P.210-216 /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2495);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2020bypd008);蚌埠医学院512人才项目(by51202307);蚌埠医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Byycx22088);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优青项目(2019byyfyyq01);安徽省卫健委科研项目重点项目(AHWJ2023A10096)。

10.12122/j.issn.1673-4254.2024.02.02

评论